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中国古代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56题)
中国古代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56题)
admin
2021-08-04
58
问题
中国古代关于德与刑的关系理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56题)
选项
A、西周时期确立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以此为指导,道德教化与刑罚处罚结合,形成了当时“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
B、秦朝推行法家主张,但并不排斥礼,也强调“德主刑辅,礼刑并用”
C、唐律“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实现了礼与律的有机统一,成为了中华法系的代表
D、宋朝以后,理学强调礼和律对治理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不可偏废”
答案
A,C,D
解析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西周统治者把道德教化即“礼治”与刑罚镇压相结合,形成了西周时期各种具体法律制度和“礼”、“刑”结合的宏观法制特色。故A项正确。汉代中期以后,“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主张被儒家发挥成“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秦朝尚未强调“德主刑辅,礼刑并用”,而是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故B项错误。
唐朝承袭和发展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与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故C项正确。宋代以后,在处理德、刑关系上始有突破。著名理学家朱熹首先对“明刑弼教”作了新的阐释。他有意提高了礼、刑关系中刑的地位,认为礼法二者对治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故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6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5月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于6月5日要求乙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预付款,但是乙公司迟迟没有回应。后来由于甲公司货源落空,无法履行合同,双方发生纠纷。乙公司于2009年9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交付货物,
甲、乙双方均为外国投资企业,双方因合同发生纠纷。根据双方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甲公司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根据贸仲的仲裁规则的规定,甲公司在提出仲裁申请时应说明的事项有:()
刘稳与刘永系父子关系,刘稳在农村,年老多病,刘永外出做生意,收入颇丰。刘永遂在县城买房定居,但其长期不给其父赡养费导致刘稳生活困难。2015年,刘稳就此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刘永每月给付刘稳生活费1000元,刘稳、刘永均服判。到2017年1月,刘稳因身
张某与王某因双方之间的白酒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在庭前会议中明确了张某的诉讼请求与答辩意见,并且组织交换证据。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中的必经环节。关于法律解释及其方法,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0年卷一10题)
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63题)
王某向市环保局提出信息公开申请,但未在法定期限内获得答复,遂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环保局败诉。关于该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一60题)
张博和张磊因为分割父母遗产而发生纠纷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关于本案的审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2004/2/4)
王某要出席某起交通事故人身赔偿民事诉讼案件,她对法律一无所知,希望找到一位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下列可以作为王某代理人的有()
随机试题
电阻焊设备由哪些部分构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可能发生的情况,几率最小的是哪项
治疗不孕症血瘀证,应首选
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患者男性,52岁,肝硬化,大量腹水。入院后给予利尿剂治疗,腹水量明显减少,但患者出现了淡漠少言、反应迟钝、言语不清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大量呕血或黑便,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考虑可能出现了
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的国际符号,其含义主要有()
A、 B、 C、 D、 C
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