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admin
2016-09-12
65
问题
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选项
答案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①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王充认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这是一种盲目迷信的恶习,他主张“问难”。这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也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②王充批评当时的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学用相违,所培养的人“但拘一经”,或只知“记诵章句”,犹如鹦鹉学舌,实际运用、动手能力极差。他认为接受教育“贵通”、“贵用”,能通览古今,学用结合,有独立见解,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2)关于教育作用。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认为人性有善恶,他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强调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关键在于教育,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生来就善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善为恶。总之,人的善恶在于教育。所以,他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目标。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首先是“鸿儒”,其次是“文人”。他把人才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第五是“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或依靠门第,或攀援权贵,人仕成吏,启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列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4)教育内容。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5)论学习。 ①学知与闻见。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立场,认为天地之间没有生而知之的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他认为,学习应是感性认识(“见闻为”)与理性思考(“开心意”)相结合的过程。 ②思考与求是。王充认为学习的效果必须通过客观事实和实际效果来“效验”,认识和理论只有符合事实效果,才是正确的。 ③问难与距师。他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C5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
分析论述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在“甲流”严重的地区只要有发烧病人就需要隔离,此时()
赫布与柏林提出的动机唤醒理论包含三个原理,其中不包括()
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科学,诞生于()
下列选项中关于学术论文的序言部分表述错误的是
随机试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不符合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是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正确的是
尚某为窃取财物而盗掘古墓葬,盗掘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了所盗的部分文物。关于尚某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有: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规定,业主可以向承包商索赔的条款涉及( )。
“靖难之役”是哪个人发动的()
在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向学生呈现()。
设向量组α1,α2,α3,α4线性无关,则向量组().
A、Itwasin1893whenChicagowasstillasmalltown.B、ItbrokeoutwhenChicagowasn’tevenfortyyearsold.C、Itdidn’taffe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