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min
2019-08-27
26
问题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关于荷载设计值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B、定值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C、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D、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答案
D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1.10条,应选D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ES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生活污水,流量120m3/h,悬浮物浓度250mg/L。现欲设计能将悬浮物去除70%的平流式沉淀池。已知静置实验数据为:去除率70%时沉淀时间为1小时,该沉淀效果的颗粒速度u0=1.8m/kg/m3。试计算沉淀池的面积()。
用内径为79.8mm、高20mm的环刀切取未扰动饱和黏性土试样,比重Gs=2.70,含水量w=40.3%,湿土质量184g。现作侧限压缩试验,在压力100kPa和200kPa作用下,试样总压缩量分别为s1=1.4mm和s2=2.0mm,其压缩系数a1~2(
取直径为50mm、长度为70mm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的极限荷载为4000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试分析判断该岩石的坚硬程度属于下列哪个选项?()[2009年真题]
某柱下桩基(γ0=1)如图4—21所示,柱宽hc=0.6m,承台有效高度h0=1.0m,冲跨比λ=0.7,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lMPa,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75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验算柱冲切
图4—20为一穿过自重湿陷性黄土端承于含卵石的极密砂层的高承台基桩,有关土性系数及深度值如图表。当地基严重浸水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负摩阻力Q最接近于()kN。(计算时取ζn=0.3,ηn=1.0,饱和度为80%
某端承灌注桩桩径1.0m,桩长22m,桩周土性参数如图4—17所示,地面大面积堆载P=60kPa,桩周沉降变形土层下限深度20m,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下拉荷载标准值,其值最接近()kN。(已知黏土负摩阻力系数ζn=
某桩基工程的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图4一16所示,作用于桩端平面处的有效附加应力为400kPa,其中心点的附加压力曲线如图4一16(b)所示(假定为直线分布),沉降经验系数ψ=1.0,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至基岩面,请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某桩基三角形承台如图4—14所示,承台厚度1.1m,钢筋保护层厚度0.1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N/mm3,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一2008)计算承台受底部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其值最接近()kN。
某水库有一土质岸坡,主剖面各分场面积如图5.3—24所示,潜在滑动面为土岩交界面。土的重度和抗剪强度参数如下:γ然=19kN/m3,y饱和=19.5kN/m3,c水上=10kPa,φ水上=19°,c水下=7kPa,φ水下=16°,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某公路桥梁基础采用摩擦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为1.5m,勘察报告揭露的地层条件,岩土参数和基桩的入土情况如图5.3—11所示。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在施工阶段时的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不考虑冲刷影
随机试题
埋弧自动焊引弧时,要先引燃电弧,然后再启动滚轮架。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面:端: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期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生产、销售劣药造成下列情形,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某台现场组焊的塔类设备属于压力容器的第二类中压容器,可以承担其现场组焊的单位应具有的许可是()。
材料:在前一课学习了插入剪贴画之后,这节课学习制作电子板报,进一步学习插入更加丰富多采的文件图片,本课用到前面学过的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知识。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插入恰当的文件图片能起到锦上添花甚至画龙点睛的重要
【资料】数学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道难题。突然,一声喜悦——“想出来了”打破了教室的寂静,大家顿时笑了起来。教师一看,原来是比较腼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张彬,立即批评他扰乱了课堂,受到批评的张彬马上趴在桌上默不作声。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Nobodyknows,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