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计算机
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规格化浮点数为多少? 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下列十位进制数表
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规格化浮点数为多少? 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下列十位进制数表
admin
2009-02-15
22
问题
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规格化浮点数为多少?
设浮点数字长16位,其中阶码5位(含1位阶符),以2为底补码表示,尾数11位(含1位数符)补码表示,下列十位进制数表示成规化浮点数为多少?
3.5:(1);79/512:(2);-10-4:(3);1010:(4)
选项
A、不能表示成浮点数
B、11110 01001111000
C、10010 01110000000
D、11101 10111111110
答案
A
解析
5:(11.1)
2
= 2
10
×(0.111):其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为10010 01110000000。
79/512=2
-1001
×(1001111)
2
=2-10×(0.1001111)
2
其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为11110 01001111000。
-10
-4
=-(2
3
+2)
-4
=-(2
-12
+2
-4
)=- (0.000100000001)
2
=2
-3
×(0.100000001)
2
其规格化浮点数表示为11101 10111111110。
1010 已经超过了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所以不能表示成规格化浮点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UxZ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软考中级分类
0
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考试
软考中级
相关试题推荐
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数率为(14)。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15)。上述结果表明,(16)。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可知,为了保证传输质量,达到3kb/s的数据传
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数率为(14)。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15)。上述结果表明,(16)。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可知,为了保证传输质量,达到3kb/s的数据传
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数率为(14)。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15)。上述结果表明,(16)。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可知,为了保证传输质量,达到3kb/s的数据传
一个带宽为3kHz、没有噪声的信道传输二进制信号时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数率为(14)。一个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的信道能够达到的极限数据传输率为(15)。上述结果表明,(16)。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定理可知,为了保证传输质量,达到3kb/s的数据传
FDDI中采用(24)编码技术,使编码效率提高到(25),这对于100Mbit/s的光纤网,意味着只需要125MHz元件就可以实现。为了得到足够的同步信息,FDDI实际采用二进制编码方法,即先技(24)编码后,再用(26)。为了消除环网中数据的时钟偏移,F
基于IEEE802.3标准的网络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和(28)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根据程序局部性理论,Den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论。如果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窗口尺寸,在某一段时间内进程所访问的逻辑页面顺序如图6-2所示,那么在t1时刻的工作集是(5)。
随机试题
TheDisappearingHoneybeeDoyourunawaywhenyouhearabeebuzzing?Manypeopledo.Abeestinghurtsandsomepeopleare
犬鼻头龟裂最可能见于()
在相同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条件下,加入电容补偿后的计算电流比不加入电容补偿所对应的计算电流()。
测定反滤料的干密度可采用()。
在采购物流服务的方式方面,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并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应尽量采用()。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决策中的心理冲突表现为()。
任何一项政策,它的功能都是通过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动态形式所产生的作用而实现的,作用一般都是相互的。当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发生作用时,必然要受到对方对它的反作用。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下列哪种球类运动的场地面积最大?
Withtoday’sadvancementsincommunicationscombinedwithcomputersandhandholddevices,wenowhavemultiplewaystoconnecta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