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admin2010-11-17  25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一是强度烈度高。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均超过唐山大地震。二是影响范围广。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区市,417个县、4 624个乡(镇)、46 574个村庄受灾,灾区总面积44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4 561万人。其中四川省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千米,重灾区达12.5万平方千米,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2 961万人。三是余震频次多。截至5月27日12时,发生余震8 668次,其中4级以上182次,5级以上28次,6级以上5次。据地震部门预测,余震活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仍有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四是救灾难度大。重灾区多为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加上地震造成交通、通信中断,河道阻塞,天气恶劣,救援人员、物资、车辆和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及时进入现场。
   四川汶川的严重地震灾害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抗震救灾的紧急措施。在地震灾情发生之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地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了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副总理为副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了若干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相关的工作。温家宝总理当天便赶到灾区,在灾区第一线指挥救灾工作。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再次出现在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全力抢修通往灾区的道路。中央各有关部门、地震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及党员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起来,各界群众积极参与救灾工作,救援队、医疗队、救灾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在震后紧急启动了国家救灾一级响应,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了地震救灾应急资金8.6亿元,统筹用于各方面的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还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积极相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号召,动员党员干部带头,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积极为灾区捐赠救灾款物。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有关文件。
   2.2007年8月17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代表安徽省6 600万江淮儿女致信中国气象局,对中国气象局在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防汛抗洪斗争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安徽省紧急转移80多万群众,无一人伤亡。其中,精准的气象预警决策信息为此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仅仅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汛期气象服务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1~8月,中央气象台共发布各类警报75次,全国气象部门共免费向社会发布预警短信12亿条。在6~8月的主汛期,各省级气象台共发布预警信号3 350次、警报691次。31个省(区、市)气象局建立了1 400多个气象服务网站和15 000多个乡村信息服务站,全国省会城市设立了7.3万块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广覆盖、高时效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在今年各地抗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已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2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120个探空站、19 900多个自动气象站,建立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系统,建成了雷电、沙尘暴、土壤墒情、大气成分以及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水文气象、海洋气象等专业观测网。
   气象部门结合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已经建立了包括全球中期预报、有限区域预报、台风预报、沙尘暴天气预报、空气质量和核污染扩散传输预报等比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自主研发了短期气候预测动力模式、GRAPES(全球/区域同化预防系统)模式。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雷电、人工影响天气、大气成分、空间天气等监测预报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我国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2005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减灾救灾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由18名院士及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国家减灾专家咨询机制初步建立;24小时灾情监测机制初步建立,中央各涉灾部门的月度灾情会商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已有12平方米救灾帐篷的基础上,采购4.2万顶36平方米帐篷和 5.2万顶8平方米帐篷,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得到全面加强;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地面系统建设项目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减灾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启动“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组织编写了《避灾自救手册》丛书和《紧急救援》宣传片,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宣传活动,全民减灾意识明显提高;《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间救灾互助协定》正式签署,积极参加世界减灾大会,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部长级亚洲减灾大会,对11个海啸受灾国31名减灾救灾官员进行培训,组织了我国对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害和巴基斯坦地震的政府间和民间的救灾援助,国际减灾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4.在全国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时期,国家减灾委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究分析当前灾害形势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安排部署抗灾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在会上强调,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明显偏重,部分地方灾情十分严重,当前面临的灾害形势不容乐观,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的影响不容低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统筹兼顾、综合减灾,依靠法制、落实预案”的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强化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加强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着力提高城市和山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抓好防汛抗洪、陡台风、防雷击、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搞好灾害救助、灾后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努力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5.2007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回良玉主持召开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进一步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措施和办法。他强调,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合力作用,统筹考虑各类灾害及灾害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减灾手段,实现各方面、各环节减灾工作的统筹协调,以及各部门、各领域减灾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共享,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回良玉指出,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继续坚持多年来形成的“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减灾方针,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整合各方面资源,全面提高减灾效能。一是要全面提高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努力实现对易发频发灾害的有效预报,切实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二是要全面提高灾害抵御防范能力,抓好各项防灾减灾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搞好民居和有关建筑的科学选址设计施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要全面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完善相关预案,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四是要全面提高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能力,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及经常性社会捐助机制,满足灾区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回良玉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减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把综合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综合减灾体制、机制、法制建设,为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提供保障。要切实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参与、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2007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要突出抓好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积极加强减灾国际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减灾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促进我国综合减灾能力的不断提高。
   6.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介绍说,2008年2月15日,交通部就做好灾后公路恢复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级交通部门由应急状态转入恢复工作阶段。随着气温回暖,为了防止冰雪融化引发的再次结冰、翻浆、边坡塌方等次生灾害,影响交通安全和公路畅通等问题,交通部要求各地要加强日常巡查,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安全隐患。此外,交通部要求各地受灾路段桥梁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承担高速公路分流任务的路段,路政部门要认真检查承重结构的受力状况,重新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对桥面上附着的融雪剂等要及时予以清除,对锈蚀的钢构件要及时采取除锈防腐措施;对损害严重的桥梁,要及时纳入危桥改造工程,确保桥梁安全运营。
   另外,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08年春季学期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中央专项资金已拨付至各省。受灾省份财政、教育部门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在中央专项资金预算下达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至受灾县;受灾县要在收到专项资金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学校。受灾省份要把因灾毁损校舍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确保灾后不出现校舍安全事故、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学生活秩序平稳正常运转、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7.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以切实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
   (1)做好《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2)大力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
   (3)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逐步完善各类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网络系统,特别注重加强我国频发易发灾害,如洪涝、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4)提高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建成国家一省一市一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建立在国家减灾委综合协调下,有关灾害主管部门之间灾害信息的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建设和完善21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基本建立覆盖全国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实现生活类救灾物资8小时内装运完毕,24小时内运抵灾区。
   (5)实施一批重大减灾工程和项目。“十一五”期间,实施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示范工程、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程等一批重大减灾项目,切实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6)加强应对巨灾的综合防御能力建设。研究重点区域应对巨灾的风险管理政策措施,制定应对巨灾的综合防御方案;探索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巨灾保险和再保险政策,发挥保险、金融在减灾中的作用。
   (7)加强减灾法制减灾标准体系建设。制订一批减灾领域急需的灾情统计和评估等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减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8)加强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
   8.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国家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一是自然灾害(未发生巨灾)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明显下降,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多灾易灾的市(地)、县(市、区)建立减灾综合协调机制。三是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四是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障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五是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避难场所。六是创建1 0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5%的城乡社区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95%以上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
   针对减灾工作实际,为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完成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自然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和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等方面的建设任务。
   9.《规划》以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提出要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合力作用,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场等多种手段,强调要着力推动减灾工作由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要着力加强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要着力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紧紧围绕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宗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明确,减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各负其责、区域和部门协作减灾的原则;坚持减轻灾害风险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这四个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减灾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目标,阐述了减灾工作要发挥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的工作定位,这对于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规划》不限定于某个具体灾种,也不限定于减灾的某个具体环节,而是在现有国家专项规划和相关部门规划的基础上,通过查找目前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强调综合统筹,明确“十一五”期间的综合减灾的工作重点。《规划》强调,要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做好监测、预报、防灾、抗灾和救灾等各环节工作,统筹综合运用多种减灾手段,全面推进减灾各环节的工作水平的提高,增强国家的减灾水平。综合统筹既是《规划》的定位,也是《规划》的核心和重点。综合统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把握减灾工作的全局,把减灾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全面推进,发挥各项减灾工作的整体效益。
   《规划》明确;在“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完成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综合管理能力,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灾害综合防范、防御能力,灾害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城乡社区减灾能力,减灾科普宣教能力,应对巨灾综合能力,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和减灾社会动员能力等方面的建设任务。《规划》所确立的加强8个方面能力的建设任务,既是形成国家减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减灾工作亟待进一步改善的一些薄弱环节。明确提出加强减灾能力建设,有助于夯实各项减灾工作的基础,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减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规划》明确了国家综合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一是自然灾害(未发生巨灾)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数比“十五”期间明显下降,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多灾易灾的市(地)、县(市、区)建立减灾综合协调机制;三是基本建成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国家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四是灾害发生24小时之内,保障灾民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五是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避难场所;六是创建l 00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5%的城乡社区建立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95%以上城乡社区有1名灾害信息员,公众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
   《规划》明确了在“十一五”期间将开展全国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工程、国家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卫星减灾建设工程、亚洲区域巨灾研究中心建设工程、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示范工程、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程和减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程等8个重点建设项目。上述重大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具有关键和示范意义。“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上述重大建设项目上给予重点投资。
   《规划》提出,要将综合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国家综合减灾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加大减灾投入,培育和发展减灾专业队伍,推进减灾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促进《规划》的落实。要落实好《规划》,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各地区要根据《规划》和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综合减灾规划,逐级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做好相关规划的编制和衔接工作;三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大力协作,要及时研究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尽快启动相关重大项目,抓紧组织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得以落实。
   10.建立国家综合减灾管理“大部制”。一方面,可组建国家的“国土应急安全部”,使协调性体制变为实体性应急安全统一指挥机构;另一方面,呼吁全国人大及全国政协在新一届“两会”的各工作委员会设置上,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更名为“人口-资源-环境-安全”委员会。
   2008年春中国南方雪灾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灾后重建为完善国家及城市应急机制创造了良机,但在灾后重建规划中最应思考的还不是灾区重建的科学配置与评估实施了怎样周密的防灾规划,而是未来中国国家的综合减灾管理该如何布局。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但由于正值新一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所以极有必要思考机构建设上的应急与常态相结合的综合管理问题。
   以雪灾为例,涉及范围如此之广,由任何一个省(区)或现行部(委)管理并执行都表现出问题,临时指挥部发挥了作用,但仍然存在体制障碍。凡灾必由总理亲自出面协调并督导,确实不符合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责权力的要求。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作法,在强化综合减灾的同时,设立统一的综合减灾管理部(委),如中国可称“国土应急安全部”。
   2003年“非典”事件给国人的最大启示,就是面对危机事件,政府要在第一时间组织统筹社会、财物、救援等方面,立即将危机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备部门整合、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职能独具、科学调度的管理综合体。虽然2003年“非典”后国家大力推进了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基层的应急体系建设,但由于指导思想集中在要及时堵漏洞,要及时避险上,因而在一定层面上忽视了常态安全减灾建设管理体制的设置。如成立中央到地方的应急办,更多的职能是应急事件的协调管理,本次雪灾已暴露出其综合性不强、效率不高、准备不充分等弊端。     所以,建立由一个部委统管的国家综合减灾体制,会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防灾减灾行政效率,并降低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成本。
    从国际环境看,防灾减灾安全事业是政府应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所以,它体现了一种特别的责任和使命,而建设安全减灾的服务型政府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新标志。鉴于中国目前正大力推进“大部委制改革”思路,适时改革现行的突发事件应急体制已非常必要,因为用“大部委制”思路不仅是一次重构,更是一次难得的契机。
   11.国家综合减灾管理应设统一部门。“为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提高防灾减灾行政效率,并降低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等问题,中国建立国家综合减灾管理的部委势在必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第29届奥组委安全顾问金磊将自己的这个建议写成了一万字的长信寄给了有关部门。
   作为灾害研究科技工作者,通过雪灾可以想到更多同类的问题及规律。现在有的城市人口密度已高达每平方公里十几万人,如此密集的生存环境、如此大规模的经济需求,给供水、排水、供电、供油、供气、救护等增加了巨大压力。城市在突发事件面前,只能运用多元化的减灾手段解决问题。此次雪灾中,全方位地应用各类技术手段,使得抢险救灾更富效率。交通受阻,用电子地图开辟新路;电网瘫痪,用移动电站供电;通讯不畅,靠卫星电话沟通……高科技手段进入雪灾救援后,抢险者如虎添翼。面对紧急救灾的迫切形势,不仅需要紧急会诊,制定科技救灾方案和技术要点,还要畅通渠道,大力传播科技救灾的信息,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启动各类适用技术。
   中国自2003年“非典”事件后,大力推进了应急预案的国家及地区建设。发达国家及联合国对预警应急系统建设的经验都证明,任何灾害的应急体系有赖于基础性常态防灾减灾建设的协调,只有出于长远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才能使预警和避险行为成为现实。现代灾害应对的特征是慎言准备充分,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
   雪灾之后,必须调整并再审各类应急预案,不仅要有足够的应急预案,更要审核其在关键联动环节上的关系。以2008年雪灾为例,涉及范围如此之多,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在强化综合减灾的同时,设立统一的综合减灾管理部门。金磊建议,可在国务院应急办的基础上进行改组,使协调性体制变为实体性应急安全统一指挥机构,无论发生何灾、灾害发生在何地,统一由该部门在国务院指导下布置应急救灾抢险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12.2007年6月6日,中国气象局与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联合免费向全国42万多所中小学校赠送防雷科普DVD光盘和科普挂图,并联系各级电视台播放防雷知识宣传片。时隔两个多月,8月16日,中国气象局又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一批宣传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和常识的科普作品登上“科普大篷车”、客运列车,传到四面八方,走进城市、农村。9月初,中国气象局又与教育部联合发文,加强全国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台风……一系列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有条不紊地逐步深入下去。
   气象部门历来重视气象科普宜传工作,每年通过“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行动日”等活动,以及开放气象科普基地、科普馆和组织气象夏令营、举办主题科普展览等方式,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让社会公众了解气象灾害的特点、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增强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经过气象部门不懈的努力,社会防灾减灾意识逐步增强。
   13.在2008年4月1日召开的全国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座谈会上,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授予100家社区为首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北街道工人社区人选,并作为唯一的社区代表作了经验介绍。据悉,“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选,是《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一项内容。
   工人社区位于城区的商贸核心圈,居民密集,人流量大。:辖区内现有住宅楼51幢,居民1 606户,5 300人,驻区企事业单位183家。近年来,该社区注重强化综合防灾、减灾管理理念,加强机制和应急平台建设,居民自救防灾能力提高,为和谐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工人社区成立了由居委会、辖区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6家成员单位组成的社区综合减灾应急指挥部,61名居民楼组长、120名社区党员组成了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队,并动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联系实际制订了《突发公共事件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综合减灾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工人社区为广泛宣传防灾减灾应急知识,还制作了《突发公共事件一卡通》,向居民公布了25种突发事件的报告或求助电话号码,发放《应急自救手册》等,组织了有1 600多人参加的公共安全知识测试。社区居委会还与民政、地震、人防、消防、公安、卫生等部门联系,开辟了社区安全知识课堂,常年邀请专家来讲课。
   2007年3月13日和6月28日,工人社区组织了两场灭火、防震、逃生自救、搭建室外避难场所等社区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让社区居民熟悉安全防范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4.中国气象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遭遇重大气象灾害的损失总量将会扩大。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和薄弱环节;一是现有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探测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二是气象部门虽然对1月10日以来的每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过程作出了准确的预报,但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三是防御气象灾害的部门合作、信息共享亟须加强,特别是预警信息发布后的社会联动、部门协调配合和有效应对防范还不够;四是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公众缺乏灾害防御的意识和科学知识。
   有关对策建议是,进一步做好南方地区防寒防冻和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尽快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基础工程设施科学规划设计,提升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
   在电力、交通、铁路以及建筑工程等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加强灾害性天气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特别是在电网的设计中要考虑南北方不同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等气候条件的可能影响,对电力线路杆塔载荷能力进行论证,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以提高其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加强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请根据“给定资料1~7”概述我国综合减灾工作中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目前,我国的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①一些地方的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②缺乏减灾综合性法律法规,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③灾害监测体系还不够健全;④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⑤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⑥减灾资源普查、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清,隐患监管工作基础薄弱;⑦减灾领域科技支撑工作还比较薄弱;⑧各级灾害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减灾意识仍较薄弱。

解析 这是一道概述题。从给定资料反映的信息看,当前我国综合减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表述得并不明显,需要考生结合一些正面的宣传探求背面的不足。同时,年年防灾年年灾,这本身就是综合防灾能力的一大不足,因此,回答此题时可以考虑从宏观战略和微观措施两个方面概述,微观方面可从人、财、物、技等方面总结。当然,表述的时候可不受此思路限制,考生可根据本人习惯的思路写出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Y8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