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路径S1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1、折射率为n1的介质板,路径S2P垂直穿过厚度为t2、折射率为n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做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路径S1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1、折射率为n1的介质板,路径S2P垂直穿过厚度为t2、折射率为n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做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
admin
2020-07-20
106
问题
如图所示,S
1
、S
2
,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r
1
和r
2
。路径S
1
P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
、折射率为n
1
的介质板,路径S
2
P垂直穿过厚度为t
2
、折射率为n
2
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做真空,这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
选项
A、(r
2
+n
2
t
2
)-(r
1
+n
1
t
1
)
B、[(r
2
+(n
2
-1)t
2
]-[r
1
+(n
1
-1)t
1
]
C、(r
2
-n
2
t
2
)-(r
1
-n
1
t
1
)
D、n
2
t
2
-n
1
t
1
答案
B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jZ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一级,底层角柱如图1-26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按弹性分析未经调整的构件端部组合弯矩设计值为:柱:McA上=300kN.m,McA下=280kN.m(同为顺时针方向),柱底MB=320kN.m;梁Mb=460kN.m。已知梁
某大底盘单塔楼高层建筑,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裙房为混凝土框架_剪力墙结构,主楼与裙楼连为整体,如图1-24所示。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场地Ⅲ类,采用桩筏形基础。
如果烟囱建于非地震区,基本风压wo=0.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试问,烟囱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风荷载按下列何项考虑?提示:假定烟囱第2及以上振型,不出现跨临界的强风共振。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尺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1
某42层现浇框架一核心筒高层建筑。如图6-28所示,内简为钢筋混凝土简体,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房屋高度132m.建筑物的竖向体型比较规则,均匀。该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结构的
由钻探取得某原状土样,经试验测得土的天然重度γ=17kN/m3,含水量ω=13.2%,土粒相对密度ds=2.69。土的干重力密度γd最接近______。
下列物质与H2O2水溶液相遇时,能使H2O2显还原性的是()。[已知:EΘ(MnO4-/Mn2+)=1.507V,EΘ(sn4+/Sn2+)=0.151V,EΘ(Fe3+/Fe2+)=0.771V,EΘ(O2/H2O2)=0.6
杆OA=I,绕定轴D以角速度ω转动,同时通过A端推动滑块B沿轴x运动(图4-49)。设分析运动的时间内杆与滑块并不脱离,则滑块的速度vB的大小用杆的转角φ与角速度ω表示为()。
JK触发器及其输入信号波形如图7-64所示,那么,在t=t0和t=t1时刻,输出Q分别为()。
随机试题
DSL系统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类,对称是指上下行数据速率不同,非对称是指上下行数据速率相同。
It’slunchtimeatapopularrestaurantinHongKongandtheplaceisquitebuzzing.The【C1】______fromthe50ormoredinersmak
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 )。
可参考胸痹辨证论治的西药疾病是()。
电子地图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部分组成。下列软件属于核心软件的是()。
某政府投资建设一污水处理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为7000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决定自行组织招标。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对有关时限做出如下规定:(1)投标截止时间为自招标文件停止出售之日起第16日上午7时整。(2)投标有效期从发售招标文件之日开始计算,共90天。(3)接
因履行企业年金合同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
下列选项中,关于行政管理的正确说法有()。
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术贡献以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八一三事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