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依据我国《海商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关于船舶物权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依据我国《海商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关于船舶物权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dmin
2021-08-03
68
问题
依据我国《海商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关于船舶物权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的船舶撞坏乙的船舶,则乙就其损害赔偿对甲的船舶享有留置权
B、甲以其船舶为乙设定抵押担保,则一经签订抵押合同,乙即享有抵押权
C、以建造中的船舶设定抵押权的,抵押权仅在办理登记后才能产生效力
D、同一船舶上设立数个抵押权时,其顺序以抵押合同签订的先后为准
答案
B
解析
《海商法》第25条第2款:“前款所称船舶留置权,是指造船人、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可以留置所占有的船舶,以保证造船费用或者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船舶留置权在造船人、修船人不再占有所造或者所修的船舶时消灭。”可见,只有造船人、修船人才享有船舶留置权,故A项错误。《海商法》第12条第2款:“船舶抵押权的设定,应当签订书面合同。”第13条第1款:“设定船舶抵押权,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权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船舶抵押担保采取登记对抗主义,抵押合同生效时抵押权产生,未经登记的,只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故B项正确。《海商法》第14条:“建造中的船舶可以设定船舶抵押权。建造中的船舶办理抵押权登记,还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提交船舶建造合同。”《物权法》第188条:“以本法第180条第1款第(4)项、第(6)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5)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建造中的船舶可以抵押,但同样不要求必须登记,采取的也是登记对抗主义,故C项错误。《海商法》第19条:“同一船舶可以设定2个以上抵押权,其顺序以登记的先后为准。同一船舶设定2个以上抵押权的,抵押权人按照抵押权登记的先后顺序,从船舶拍卖所得价款中依次受偿。同日登记的抵押权,按照同一顺序受偿。”因此,同一船舶有数个抵押权的,受偿时按照登记顺序为准,不是按照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故D项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2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1987年周某死亡,对所遗留财产无遗嘱。周某有二子一女,长子(1951年)死亡,生一子甲(1979年死亡),甲遗一女乙;次子(1967年死亡),遗一女丙;女儿(1982年死亡),收养一子丁。现乙、丙、丁为继承而发生争执。丙认为乙是曾孙女(第四代),已无继承
关于企业法人对其法定代表人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06年司考.卷三.单3)
有关占有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继承了一套房屋,在办理产权登记前将房屋出卖并交付给乙,办理产权登记后又将该房屋出卖给丙并办理了所有权移转登记。丙受丁胁迫将房屋出卖给丁,并完成了移转登记。丁旋即将房屋出卖并移转登记于戊。请回答(1)~(3)题。(10年司考.卷三.不定项94~96)关
下列各项中,()属于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通过()方式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方为合同的成立时间。
下列承诺中有效的有()。
A市的甲厂将货物托运给B市的乙厂,与铁路运输部门办理了货物运输手续。现设甲与乙的定货合同发生了变化,甲拟向承运人提出变更运输合同,甲可以提出哪些变更合同的请求?()。
甲企业借给乙企业20万元,期满未还。丙欠乙20万元货款也已到期,乙曾向丙发出催收通知书。乙、丙之间的供货合同约定,若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由Y仲裁委员会仲裁。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06年司考.卷三.多54)
随机试题
下图为大气臭氧量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示意图(单位:毫大气厘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大气中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是()。
机采井的沉没度是指机采井井下泵挂深度与动液面深度之差。()
员工培训的方法有导入培训、_________和离职培训三种。
可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是
起重作业应该按指挥信号和按操作规程进行,()紧急停车信号,都应立即执行。
我国首批开放的8座高峰中,位于新疆的是()。
4~5岁幼儿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左右。
后评价是在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或使用后,通过对项目全面总结评价,汲取经验教训,提高改进项目决策水平,以提高投资效益,其主要目的是得到经验、教训和启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后评价范畴的是:
通常情况下,一个外中断服务程序的第一条指令是STI,其目的是()。
下列关于输入输出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