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苏某因报复社会,在一辆公交车上将一只汽油桶点燃,致使6人死亡、35人受伤。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admin2015-08-13  25

问题 贵阳市苏某因报复社会,在一辆公交车上将一只汽油桶点燃,致使6人死亡、35人受伤。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选项

答案又是一起纵火案,细数以往各个纵火案或炸车案,其制造者都是些悲观厌世者、仇恨社会者,采取纵火焚烧公交车的方式,发泄心中的怨恨和怒火,导致其他无辜者伤亡,这种报复社会的行为永远不能得到同情和宽容。 面对一起又一起公交车纵火案,社会大众提出了一箩筐对策,政府也采纳了很多,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和工作,但还是百密一疏,并没能阻止公交车纵火案的继续发生。究其原因,大多数人始终把疏导和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消除公交车纵火案等此类报复社会案件的灵丹妙药,忽视了堵截手段。 事实上就像贵阳发生的这起公交车纵火案,并不是社会矛盾引起的,只是个人情变引起的,一味地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化解矛盾,有时根本抓不住要点、重点。所以我们在疏通个人情绪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提下,也应该考虑采取堵的手段,堵住公交车纵火案的漏洞和软肋,达到治标目的。 第一,公交公司建立对公交车乘客携带违禁物品的检查制度并加强检查力度。虽然公交车都规定禁止乘客携带汽油等违禁物品,张贴了提示语,喇叭里也有提醒,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公交车司机关注乘客携带违禁品,即使一些乘客发现同车有乘客携带了违禁物品,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原则之下,并不会报告给公交车驾驶员,而是任由其继续乘车,安全意识淡薄。 第二,对公交车进行改造,提升逃生系数。除了公交车必须配备灭火器、安全锤之外,公交车的窗户设计应当有所改变,不要迷信密封结构,也不要过多地设计小窗户,直接设计可以随时打开的大窗户,方便乘客在突发情况下逃生。 第三,建立全民心理救助制度。公交车纵火案的发生,说到底是个人心理出了极大问题,如果心理救助能够及时介入,化解心理矛盾,就有可能避免公交车纵火案的发生。很多人在心理失衡之后,之所以不选择心理救助,除了对心理救助存在误解之外,主要还是经济问题,不舍得投入。所以政府有必要对中低收入人群实行低价或免费的心理救助,帮助他们及早走出心理雾霾,降低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DV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