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男性,25岁,在工作中右手中指和示指被机器压断。 该患者在接受断肢再植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男性,25岁,在工作中右手中指和示指被机器压断。 该患者在接受断肢再植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dmin
2013-09-27
46
问题
男性,25岁,在工作中右手中指和示指被机器压断。
该患者在接受断肢再植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选项
A、患肢平放
B、静脉注射抗生素
C、术后6~8周开始锻炼,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瘢痕软化为主
D、术后2~3周卧床制动
E、患者可与其他感染患者合住一个房间
答案
C
解析
该患者手指被机器压断后如断肢仍卡在机器中,要停机将机器拆卸后取出断肢。对离断的肢体现场不做无菌处理,严禁冲洗、浸泡、涂药,尽快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裹离断的肢体,并立即干燥冷藏保存,方法是将包裹好的断肢放入清洁的塑料袋内,再将其放入有盖的容器中,周围加放冰块,保持在4℃左右,避免离断肢体直接与冰块接触发生冻伤。当离断肢体送到医院后,迅速送至手术室并用肝素盐水灌注,冲洗后以无菌湿纱布包好,外用干纱布包好,放在无菌容器中,再放入2~4℃冰箱内冷藏,严禁冷冻。手术后6~8周,骨折已愈合,护理重点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瘢痕软化为主,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同时可配合理疗及药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ONt777K
0
章节复习
护理学(368)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术前病人出现便秘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为()。
男,63岁。不慎滑倒后感觉右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体检发现右髋部肿胀,皮下淤血,压痛(+),纵向叩痛(+)。患肢呈屈曲、外旋、短缩畸形考虑患者最可能的状况是
患者,女性,25岁,孕7个月余,今日晨起突发畏寒、发热,测体温39.2℃,伴乏力,恶心、呕吐,下腹坠痛,排尿时有烧灼感,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尿常规见白细胞管型。查体有肾区叩击痛(+)。下列针对该患者的治疗要点,其中不当的是
患者,女性,25岁,孕7个月余,今日晨起突发畏寒、发热,测体温39.2℃,伴乏力,恶心、呕吐,下腹坠痛,排尿时有烧灼感,门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升高,尿常规见白细胞管型。查体有肾区叩击痛(+)。护士为患者采集清洁中段尿标本,其中不当的
患者,男性,36岁,主因黑色稀便3日入院,3日来,每日解黑色稀便3次,每次约260g,病前有多年上腹部隐痛史,常有夜间痛、饥饿痛,进食可缓解。查:贫血貌,皮肤无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患者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女,17岁。学生,患l型糖尿病5年,一直使用胰岛素治疗。近日学校体能测试,加大了运动量,病人出现心悸、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有关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病人,男性,50岁,患1型糖尿病30年,因感冒、体温39℃、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腹痛而入院。积极抢救病人清醒,血糖逐渐下降,尿量逐渐增加。此时应尤其注意监测
关于骨折病人固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一创伤患者,伴恶心、呕吐、腹痛入院。体查: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左下胸可见皮肤瘀斑,胸廓挤压征(+),左肺呼吸音减弱,移动性浊音(+),无明显腹膜炎体征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创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
A.二妙散B.八正散C.疏凿饮予D.程氏萆薢分清饮E.薏苡仁汤治疗热淋,应首选
鸿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股东为甲、乙、丙、丁,持股比例分别为37%、30%、19%、14%;甲为董事长,乙为总经理。公司成立后,经营状况一直不错。2013年8月初,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加强经营
某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资估算1亿元。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2012年真题]
风险评估是指( )。
以下是一位高中生的习作,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人生就是一条路人与路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了人,路也是不复存在,没有了路,人也就寸步难行,人与路既和谐又统一。人的一
图1示意①、②、③、④城市位置。读图1,完成13~15题。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最早看到日出的城市是:
对于下图所示的采用行扫描方法的矩阵式键盘电路,在确定键盘中哪一个键被按下的过程中,需采用四根I/O引脚GPG4一GPG7作为行扣描信号的输__________【63】,四根I/O引脚GPF5-GPF8作为输__________【64】。
HowtoConquerPublicSpeakingFearI.IntroductionA.Publicspeaking—acommonsourceofstressforeveryoneB.Thetruthabou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