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admin
2009-03-10
49
问题
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选项
A、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
B、用特制的设备或者运输工具走私货物、物品的
C、未经海关同意,在非设关的码头、海(河)岸;陆路边境等地点,运输(驳载)非法进出境货物、物品的
D、提供虚假的合同、发票、证明等商业单证委托他人办理通关手续的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办理走私刑事案件意见》,走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从事的行为是走私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1)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货物、物品的;
(2)用特制的设备或者运输工具走私货物、物品的;
(3)未经海关同意,在非设关的码头、海(河)岸、陆路边境等地点,运输(驳载)、收购或者贩卖非法进出境货物、物品的;
(4)提供虚假的合同、发票、证明等商业单证委托他人办理通关手续的;
(5)以明显低于货物正常进(出)口的应缴税额委托他人代理进(出)口业务的;
(6)曾因同一种走私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
(7)其他有证据证明的情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P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丁成立一家普通合伙企业,一年后甲转为有限合伙人。此前,合伙企业欠银行债务30万元,该债务直至合伙企业因严重资不抵债被宣告破产仍未偿还。对该30万元银行债务的偿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甲15岁,精神病人。关于其监护问题,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17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后悔。关于这一买卖,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某洗浴中心大堂处有醒目提示语:“到店洗浴客人的贵重物品,请放前台保管。”甲在更衣时因地滑摔成重伤,并摔碎了手上价值20万元的贵重玉镯。经查明,因该中心雇用的清洁工乙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导致甲摔倒。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甲为给父亲祝寿宴请亲友,请乙帮忙买酒,乙骑摩托车回村途中被货车撞成重伤,公安部门认定货车司机丙承担全部责任。经查,丙无赔偿能力。丁为货车车主,该货车一年前被盗,未买任何保险。关于乙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承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一小偷利用一楼住户甲违规安装的防盗网,进入二楼住户乙的室内,行窃过程中将乙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行为中属于自助行为的是()。
下列哪一情形产生了不当得利之债?()
(国家司法考试真题)甲在某报发表纪实报道,对明星乙和丙的关系作了富有想象力的描述。乙和丙以甲及报社共同侵害了他们的名誉权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甲及报社赔偿精神损失并公开赔礼道歉。一审判决甲向乙和丙赔偿1万元,报社赔偿3万元,并责令甲及报社在该报上书面道歉。报社
成立共同犯罪的法定条件是( )。
随机试题
小华是一名来向社会工作者小张求助的案主,她来小张的办公室一直在说“我最近心情很抑郁,做事没效率,真的是非常的不舒服”,这时小张首先要做的是()。
王实甫的代表戏剧是()。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
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
某女,28岁,未婚,闭经2年来院就诊。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女性第二性征发育正常。黄体酮试验阴性。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下列哪一项检查首选()
根据个人所得税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由于特殊原因需要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应报经审核批准的部门是()。
已知某数据库系统中包含3个基本表:商品基本表GOODS(G#,GNAME,PRICE,TYFE,FACT)商场基本表SHOPS(S#,SNAME,MANAG,ADDR)销售基本表SALES(S,G#,QTY)其中,G#,GNAME,PRICE,
白银成为货币普遍流通是在()。
_______,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据国际卫生与保健组织1999年年会“通讯与健康”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68%的脑癌患者都有经常使用移动电话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经常使用移动电话将会极大地增加一个人患脑癌的可能性。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严重地削弱上述结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