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一户人家养了四只猫,其中一只猫偷吃了他家里的鱼。主人对它们进行审问,只有一只猫说真话。这四只猫的回答如下:甲:“乙是偷鱼贼。”乙:“丙是偷鱼贼。”丙:“甲或者乙是偷鱼贼。"丁:“乙或者丙是偷鱼贼。”根据以上陈述,请确定以下哪项陈述为假?( )
一户人家养了四只猫,其中一只猫偷吃了他家里的鱼。主人对它们进行审问,只有一只猫说真话。这四只猫的回答如下:甲:“乙是偷鱼贼。”乙:“丙是偷鱼贼。”丙:“甲或者乙是偷鱼贼。"丁:“乙或者丙是偷鱼贼。”根据以上陈述,请确定以下哪项陈述为假?( )
admin
2014-03-20
37
问题
一户人家养了四只猫,其中一只猫偷吃了他家里的鱼。主人对它们进行审问,只有一只猫说真话。这四只猫的回答如下:甲:“乙是偷鱼贼。”乙:“丙是偷鱼贼。”丙:“甲或者乙是偷鱼贼。"丁:“乙或者丙是偷鱼贼。”根据以上陈述,请确定以下哪项陈述为假?( )
选项
A、甲不是偷鱼贼
B、乙不是偷鱼贼
C、丙说真话
D、丁说假话
答案
A
解析
丙和丁都是选言命题,甲是丙的一个选言肢,乙是丁的一个选言肢。任意选言肢为真,则选言命题亦真。因此,甲真,丙必然真;乙真,则丁必然真。因为只有一真,所以甲、乙必假。因此,真话必在丙、丁之间。
假设丙真:根据甲假,可知甲是偷鱼贼,根据丁假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偷鱼赋,没有矛盾。
假设丁真:根据甲、乙为假,可知乙和丙都不是偷鱼贼。与丁的说法矛盾。因此丁一定说假话。
因此断定,甲是偷鱼贼。乙、丙都不是偷鱼贼。
甲、乙、丁说假话,丙说真话。所以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nde777K
0
河北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企业要求的CEO候选人,必须经验丰富,并且能够在未来的领导岗位上至少干上10年。如此一来,CEO的就任年龄就被限定在46-52岁之间。根据以往经验,如果某个人要在46岁时具备CEO的领袖资质,他就必须从30岁时开始接受领导力开发的严格培训。问题是,要想在3
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陕西等地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些西汉时期的“纸张”:在西安发现了灞桥纸,即西汉早期墓葬中的一片麻类纤维制成的残纸、中颜纸;1978年陕西发掘出的一处铜器窖世藏中,出土了铜器、麻布、麻纸……根据这些考古发明。有学者认为,在东汉之前的西汉就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一项技术出现或引进之后,自然会产生技术客体即机器等实物和技术主体即操作的人。但仅有主客体还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活动。客体和主体只有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中构成一定的“社会结合”,技术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运行,才能成为改造自然的现实力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社会结合”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最符合左侧图形规律的一项是()。
过去数十年,行为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门边缘学科。尽管信奉传统经济学的人勉强承认人们有时会表现得缺乏理性,但他们往往会紧握自己的理论武器不放。他们辩称,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所做的实验尽管非常有趣,却并没有削弱理性决策模型的效力,因为这些实验是在受控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2005年、2006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总体的国际储备(不包括黄金)和黄金储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与2005年相比,下面关于200年储备量的描述错误的是()。
根据下面的表格,回答121~125题。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植物如何做出这样的反应呢?人类和其它高级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整合来自其所处环境的信号,并做出反应。但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因此肯定是通过其他途径做到的。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反应依靠某种激素和电子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
马克思说:“权力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
随机试题
罗杰斯等人开展的“创新扩散”理论的五个阶段。
FOB或CFR条件下的进口合同,货物保险的办理人是()
A.外周血涂片检查B.骨髓检查C.网织红细胞计数D.血清铁测定E.血红蛋白测定判断骨髓幼红细胞增生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
某男性患者,65岁,经涎腺专家门诊诊断以“腮腺Warthin瘤”收住院,以下所述中哪项与此诊断无关
造成不依从性的病人主观因素不包括( )。
[背景资料]津江水电站工程流道混凝土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便于进度检查与调整,编制了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如图2F320020—15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第12天未组织了进度检查,检查结果以进度前锋线表示在上图中。事件二:为了便于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的学历条件,是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时正在接受教育的程度,是最基本的受教育程度。()
菌藻类食物具有()。
简述法律方法的概念与特征。
设则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