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米乔特(1962年)做过一个实验,他用一个黑色的长方形A和一个灰色的长方形B,先使A沿着直线移动,一直触及B后停止A的移动,然后B开始移动,逐渐离开A。实验者操纵A与B的移动速度,使两者作不同的变化,这时被试者也随之作不同的归因。若A移向B的速度大于

admin2010-12-10  30

问题 案例:米乔特(1962年)做过一个实验,他用一个黑色的长方形A和一个灰色的长方形B,先使A沿着直线移动,一直触及B后停止A的移动,然后B开始移动,逐渐离开A。实验者操纵A与B的移动速度,使两者作不同的变化,这时被试者也随之作不同的归因。若A移向B的速度大于B离开A的速度,被试者将之归因于“B的离开是受到A的影响”;反过来,若A移向B的速度小于B离开A的速度,则被试者归因为B的移动是一种“逃避”行为,是B出于对A的“恐惧”。
   结合案例回答:
   (1) 被试者的归因偏差类型是什么?
   (2) 常见的归因偏差还有哪些?
   (3) 联系管理实际谈谈如何在管理中克服归因偏差。

选项

答案(1) 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 (2) 除了有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的偏差,还有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3) 首先,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其次,要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发挥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最后,要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已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rLR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