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国外的宪法定义很多,但那些国家的学者往往着眼于宪法功能的发挥方式来给它下定义,其中比较平衡和常见的说法是:宪法是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高级法。其中,高级法主要着眼于比普通法律更高的效力而言的,至于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来保障基本权利的看法,虽然抓住
国外的宪法定义很多,但那些国家的学者往往着眼于宪法功能的发挥方式来给它下定义,其中比较平衡和常见的说法是:宪法是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高级法。其中,高级法主要着眼于比普通法律更高的效力而言的,至于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来保障基本权利的看法,虽然抓住
admin
2015-06-08
47
问题
国外的宪法定义很多,但那些国家的学者往往着眼于宪法功能的发挥方式来给它下定义,其中比较平衡和常见的说法是:宪法是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高级法。其中,高级法主要着眼于比普通法律更高的效力而言的,至于通过限制公共权力来保障基本权利的看法,虽然抓住了宪法在法律地位上的根本特点,但毕竟只是对现象进行描述。中国的法学受本质主义影响特别深,而按照这种主义,国外这类界定宪法概念的方式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因而中国宪法学者往往不愿认同。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选项
A、中国宪法学者不认同国外宪法定义的原因
B、国外法学界在宪法的定义方面存在的缺陷
C、中国法学界关于宪法定义的基本情况
D、中国宪法的历史及其与国外宪法的差异
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先阐述了国外对宪法的定义情况,然后由中国法学受本质主义影响特别深的背景,引出中国宪法定义问题。由末句“中国宪法学者往往不愿认同”可知,中国学界对宪法的定义与国外不同,而究竟不同体现在哪里,依行文逻辑,下文应对此进行阐释。选项中与此相符的为C项。A、B项在文段中已有所说明,下文不会再着重介绍,D项脱离了“宪法定义”这一话题,属无关信息,均可排除。本题答案为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C7e777K
0
辽宁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与10月相比,12月“家电下乡”产品中销售量增加一倍以上的产品有多少种?
甲容器有浓度为12%的盐水600克,乙容器有600克水。把甲中盐水的倒入乙中,混合后再把乙中盐水的一半倒入甲中,混合后又把甲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乙中,使甲乙两容器中的盐水同样多。最后乙中盐水的浓度为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上述定义,对突发事件描述比较确切的一项是()。
中国是一个“酒大国”,每饭必酒已成了社会文化。“感情深”就要“一口闷”。酒精麻醉中,什么交通规则、交通危害,都被扔到了九霄云外。有这种无所畏惧的酒文化,即使“酒驾”能暂时风平浪静,“严查”过后,“酒迷瞪”仍会死灰复燃。宴请气氛固然重要,但安全规劝更该注重。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
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经分析凶手有两个人。侦察员拘留了甲、乙、丙、丁、戊五个犯罪嫌疑人,并掌握如下情况:(1)如果乙不是凶手,那么甲也不是凶手;(2)乙只有和丙在一起,才会参与作案;(3)如果丁是凶手,戊一定是帮凶;(4)甲和丁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凶手;
B市的张女士在H区将私家车停在马路边,到饭店吃饭,饭后发现车上有一张“停车记录告知单”。张女士不明白这张“告知单”是什么,通过网络查阅,得到如下信息:B市从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协管员发现机动车未在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的,按规定须填写两份单子:一份是《B
知识产权是私权法律制度创新与变迁的结果,同时也是直接保护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从兴起到现在只有三四百年的时间,但经历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不同时期,其制度史本身就是一个法律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纵观近现代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
2011年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纷纷出台住宅限购政策,主要是为了______。
随机试题
化学堵水就是利用堵剂的(),使堵剂与油层中的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封堵油层出水。
《堂吉诃德》以主人公的游侠冒险经历展开情节,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堂吉诃德前后游侠出行活动共有()
(2013年4月)美国一般行政人员工资的标准分为______。
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
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在他人的所有物上设定的权利为( )。
建设工期不足1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
统计指标一般包括()。
正方:论据:反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