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古铜镜上的纹饰》一课的教学片段,请你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性质对其进行分析。 片段一:教师首先介绍,古铜镜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镜子在人类生话中的作用:然后展示一个自己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古铜镜模型,借助实物讲解铜

admin2017-12-03  41

问题 以下是《古铜镜上的纹饰》一课的教学片段,请你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性质对其进行分析。
片段一:教师首先介绍,古铜镜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让学生了解镜子在人类生话中的作用:然后展示一个自己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古铜镜模型,借助实物讲解铜镜的结构特点,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和触摸铜镜上的立体纹饰,加深对镜面纹饰之美的体验。
片段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教科书中三个不同时期的铜镜上的纹样(分别是单独纹样、轴对称纹样、中心对称纹样),小组合作探究并发现纹饰的组合规律,再提供一组图案造型模板,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在反复拼摆实践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纹饰组合的方法,解决本课学习的难点。
片段三:展示学生作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在欣赏其他同学作品的同时,能够大胆提出建议,分享学习的快乐。

选项

答案案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要求。 (1)教师介绍古铜镜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镜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这符合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中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2)教师展示自己做的古铜镜并讲解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三个不同时期的铜镜上的纹饰的组合规律,再提供图案模板,让学生掌握纹饰组合方法,这符合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的课程性质,有利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3)教师让学生在反复拼摆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纹饰组合的方法,这体现了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游戏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展示作业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并大胆对其他人的作业提出建议,分享学习的快乐,这体现了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的课程性质,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Fh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