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图示两系统均做自由振动,其固有圆频率分别为( )。
图示两系统均做自由振动,其固有圆频率分别为( )。
admin
2019-10-11
41
问题
图示两系统均做自由振动,其固有圆频率分别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设图(a)斜面倾角为α,平衡状态下弹簧变形为δ
st
,由kδ
st
=mgsinα,解得δ
st
=mgsinα/k。设物块沿斜面从平衡点向下运动x,此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则惯性力F=-md
2
x/dt
2
沿斜面向下,列出物块沿截面的运动微分方程为:-md
2
x/dt
2
+mgsinα=k(δ+x),化简得md
2
x/dt
2
+kx=0,即物块运动微分方程与倾角α无关,故图(a)固有圆频率:ω=
;对于图(b),两弹簧串联的等效刚度为:
;其固有圆频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tZ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若该桥四个中墩高均为10m,且各中墩均采用形状、尺寸相同的普通盆式橡胶固定支座,二个边墩采用盆式橡胶滑动支座,当中墩为柔性墩,且不计边墩支座承受的制动力时,试判定其中1号墩所承受的制动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81m,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Ⅳ类建筑场地。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试问,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何项说法正确?
题8~10: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遂道,其剖面如图3-14所示。作用在填土地面上的活荷载为q=20kN/m2,通道周围填土为砂土,其重度为20kN/m3,静止土压力系数为KO=0.45,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下8m处。
某桥为一座位于高速公路上的特大桥梁,跨越国内内河四级通航河道。试问,该桥的设计洪水频率,采用下列何项数值最为适宜?
已知,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桩纵向钢筋采用HRB335级钢(f’y=300N/mm2),基桩成桩工艺系数ψc=0.7。试问,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轴心受压灌注桩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柱A基础在图示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40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300kPa。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I—I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某多层框架结构厂房柱下矩形独立基础,柱截面为1.2m×1.2m,基础宽度为3.6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基础平面、剖面、土层分布及土层剪切波速,如图5-23所示。假定基础底面处粉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力fak为160kPa
非抗震设防的某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屋面层,某中柱节点如图11所示,构件安全等级为二级。中柱截面600mm×600mm,柱帽的高度为500mm,柱帽中心与柱中心的竖向投影重合。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as=a's=40mm,板中未配置抗冲切钢筋。假定,板面均布
重力大小为W的物块能在倾斜角为α的粗糙斜面上下滑,为了维持物块在斜面上平衡,在物块上作用向左的水平力FO(图4-33)。在求解力FO的大小时,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方向为()。
难溶电解质AgCl在浓度为0.01mol/L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随机试题
企业使命决策的内容包括()
Shepulledawayfromthewindow______anyoneshouldseethem.
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B.吕佛琉(Loeffler)综合征C.原发综合征D.梅格(Meig)综合征E.上腔静脉综合征下列病例分别属于哪种综合征?男性,38岁。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和脾破裂,急诊手术后第2天出现气急。呼吸频率34次/min,发绀。
下列不是扁平苔藓的口腔表现的是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年。
工程质量管理法中( )属地方保护性法规。
属于美国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所得的是( )。Ⅰ.薪金所得Ⅱ.经营所得Ⅲ.利息所得Ⅳ.失业所得Ⅴ.凭借“出差身份”获得的生活费补助
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有()。
小庄要制作一个工业模具。他在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体上表面正中心位置向下挖掉一个直径2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体,接着再向下挖掉一个直径1厘米、高1厘米的小圆柱体(如图所示)。那么,该模具的表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厘米?
一支科学考察队前往某条河流的上游去考察一个生态区,他们以每天17千米的速度出发,沿河岸向上游行进若干天后到达目的地,然后在生态区考察了若干天,完成任务后以每天25千米的速度返回,在出发后的第60天,考察队行进了24千米后回到出发点。科学考察队在生态区考察了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