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阅读关于“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admin
2022-12-02
50
问题
阅读关于“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材料二 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部分内容。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3)。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地形 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多山的地形,使得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 这里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16℃,冬季大部分地区在2℃左右,夏季为24~28℃。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内容,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等)。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教师播放有关河流的视频,并加以语言引导。“我国是一个河湖众多的国家。各条大江大河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常发生水旱灾害。怎样才能发挥好一条河流的作用,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下面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我们一起探讨应如何进行流域的综合开发。”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①明确基本概念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水系、流域、干流、支流等概念,并利用地图帮助学生明确概念。 ②认识田纳西河 教师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田纳西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向、入河口并指出它是几级支流。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整体上自东向西流,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是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属于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③了解田纳西河开发的自然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和资源等方面讨论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师生共同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陆路交通不便;气候以亚热带湿润性气候为主,温暖湿润;水系发达,支流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在多媒体上用表格展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等。 2.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相关资料,总结出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的过程及其后果,并用纲要信号图表示出来。之后,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纠正。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运用纲要信号图表现地理知识。 3.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教师:从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中,同学们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应进行合理开发。 探究:假如你是治理该流域的负责人,你认为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教师提示,然后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评价并进行总结,从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来说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并强调流域统一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展示治理后田纳西河人地和谐发展的景观图,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环节三:练习巩固 教师展示长江流域的图文资料,请学生借鉴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法,思考以下问题: ①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如何? ②长江流域该如何进行综合开发?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一边巡视学生的讨论,一边适时予以指导。 学生讨论后,教师请学生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代表的回答,并进行点拨:根据田纳西河的治理经验和长江流域的地理条件,长江流域的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需要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在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养殖和旅游方面实现统一开发和管理。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可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总结:学生自己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同时教师加以指导。 课外作业:根据本节课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分析思路,对我国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掌握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总结与概括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做铺垫。课外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0j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l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包括()。
()是古代四川最早开发通航的大江,经隋、唐、宋、明、清历代开发整治,成为”蜀麻吴盐自古通”的重要水道。
下列不属于江苏省支柱产业的是()。
全国最大的富氡温泉是()。
长白山位于海拔1800——2000米之间的景观带是()。
导游员是旅行社的成员,应始终站在旅行社的利益上来解决与游客的问题。()
接待聋哑游客时应安排他们在车上前排就座,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导游讲解时的口形来了解讲解的内容。()
在景点示意图前,地陪应向旅游者讲清的问题有()。
在地陪的首次沿途讲解中,不包含的内容是()。
导游人员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当旅游团中出现问题、旅游者不满时,导游人员应该向旅游者及时诚恳地道歉。()
随机试题
及时对投资组合资产进行流动性分析和跟踪有助于()管理。
公司债券交易的法定最低交易单位“一手”的面值是()
防治黑热病的措施
【背景资料】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000m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
2003年4月1日,王某骑车回家经过一工地时,掉入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的坑中,造成骨折。王某于同年5月10日找到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要求赔偿,两单位相互推诿。同年6月13日,王某前往法院起诉,突遭台风袭击,中途返回,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下列物品中,禁止出境的是()。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对
磁悬浮列车速度快、无噪声、无污染、无振动,它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
患者,女性,25岁。从台阶上摔倒,颏部先着地。检查:牙无明显松动,前牙开,后牙早接触,未扪及台阶和骨异常动度。最有可能的骨折是()。
=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