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其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每一评价部分的文字应不少于300字。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

admin2017-06-29  32

问题 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对其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每一评价部分的文字应不少于300字。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予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选自《相州昼锦堂记》
  翻译(10分):
  评价(20分):

选项

答案翻译: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这是大家都认为非常荣耀的事,也是古今都公认的。只有大丞相魏国公却不是这样。魏国公是相州人,祖辈世代有美德,是当时有名的高官。魏国公年少的时候,就已经中了科举高第,做了大官。天下的读书人,闻风下拜,希望瞻仰丰采,也有多年了。所谓出将人相,富贵荣耀,都是魏国公平素就应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靠着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乎平庸男子和愚蠢妇人的意料之外,为了让他们惊慌害怕而夸耀自己。如此说来,那些高大的旗帜、气派的仪仗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荣耀;华美的圭璧礼服,不足以表现魏国公的显赫;只有恩德遍及于百姓,功勋施及国家,这些事迹镌刻在钟鼎石碑之上,颂扬在声乐文章中,光耀后世,永世不朽,才是魏国公的心志。读书人也是在这点上对魏国公寄予厚望。哪里只是为了荣耀于一时,荣耀于一乡呢? 评价: 本文记载了韩琦以“衣锦昼行,夸耀乡里”为戒的好品德,对此描写情真意切,饱含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令人回味。选段末尾一句“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采用反问的句式,通过反问的语气,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更加突出,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魏国公的衷心赞叹。 《相州昼锦堂记》是欧阳修为魏国公韩琦所建的昼锦堂写的一篇记。文章主旨是赞誉韩琦身居显位,不炫耀富贵,反引为鉴戒,志在留清名于后世,显真人格于人间,同时贬斥了那些追求名利富贵,以衣锦还乡为荣的庸俗之辈。文章首先从人情之所荣,从古今之所同人笔,极写衣锦还乡的意气之盛,欲扬先抑,为下文预作铺垫。接着夸赞韩琦的所作所为,韩琦位极人臣,名重一时,却鄙弃那种炫耀富贵的庸俗作风。其轻富贵的品格节操,其远大的志向,非一般夸荣显富者可比。“而士亦以此望予公也”一句也指出了欧阳修除对韩琦的由衷赞美敬佩之情外更深层次的蕴意:勉励和警醒自己所崇敬的朋友永远谦虚谨慎,保持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解析 翻译:
【注释】
(1)魏国公:韩琦,河南相州人,北宋著名大臣。
(2)令德:美好的德行。
(3)馀光:本指落日馀辉,此处借指人们远远地瞻望韩琦的丰采。
(4)高牙大纛:指旗杆上装饰象牙的大将牙旗,亦代指高位者的仪仗。
(5)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
(6)衮裳:古代帝王及诸侯大夫的礼服和礼帽。
    评价:
【分析】要对此段进行评价,则需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这篇文章是宋代欧阳修所写的《相州昼锦堂记》。写作此文时,韩琦任丞相,欧阳修在翰林院供职。古人曾说,富贵归故乡,犹当昼而锦。魏国公韩琦是以武康节度使回老家任职,是富贵而归故乡。因此,他修建了“昼锦堂”。但他志向远大,轻富贵,不以昼锦为荣,并刻诗言志。欧阳修对此十分推崇。并且,他们都曾主张革新,有共同的抱负和政治见解。因此,欧阳修因“乐公(指韩琦)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写了这篇文章。选段主要写了魏国公韩琦非凡的志向和功绩,赞扬了他“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远大理想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的丰功伟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1w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