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诉乙侵权一案经某市东区法院一审终结,判决乙赔偿甲6万元。乙向该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乙的上诉请求。乙居住在该市南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其在该市西区集贸市场存有价值5万元的货物。甲应当向下列哪一个法院申请执行?
甲诉乙侵权一案经某市东区法院一审终结,判决乙赔偿甲6万元。乙向该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乙的上诉请求。乙居住在该市南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其在该市西区集贸市场存有价值5万元的货物。甲应当向下列哪一个法院申请执行?
admin
2017-03-09
67
问题
甲诉乙侵权一案经某市东区法院一审终结,判决乙赔偿甲6万元。乙向该市中级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驳回了乙的上诉请求。乙居住在该市南区,家中没有什么值钱的财产,但其在该市西区集贸市场存有价值5万元的货物。甲应当向下列哪一个法院申请执行?
选项
A、该市东区法院
B、该市南区法院
C、该市西区法院
D、该市中级法院
答案
A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207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本题中甲乙之间的侵权案件的一审法院是某市东区人民法院,因此甲在申请执行的时候应该申请一审法院该市东区人民法院执行。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EG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丙承租了甲、乙共有的房屋,因未付租金被甲、乙起诉。一审法院判决丙支付甲、乙租金及利息共计10000元,分5个月履行,每月给付2000元。甲、乙和丙均不服该判决,提出上诉:乙请求改判丙一次性支付所欠的租金10000元。甲请求法院判决解除与丙之间租赁关系。丙认
关于反诉,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2—卷三—80,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2006—卷三—37,单)
甲的邻居乙买来建筑材料,准备在房后建一杂物间,甲认为会挡住自己出入的通道,坚决反对。乙不听。甲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禁止乙的行为。该诉讼属于哪类诉?(2007—卷三—41,单)
刘某习惯每晚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邻居王某认为会招引苍蝇并影响自己出入家门。王某为此与刘某多次交涉未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不得将垃圾袋放在家门口,以保证自家的正常通行和维护环境卫生。关于本案的诉讼标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卷三—37,单
关于民事仲裁与民事诉讼的区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卷三—36,单)
李某向A公司追索劳动报酬。诉讼中,李某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部分劳动报酬,法院经查驳回李某申请。李某不服,申请复议。法院审查后再次驳回李某申请。李某对复议结果仍不服,遂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关于上一级法院对该再审申请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卷
2007年12月1日,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甲将房屋10间出租给乙开餐馆,每月租金人民币1万元。合同还约定,本合同自2008年1月1日起生效。合同签订后,乙要求甲于10日内将房屋交其使用,因甲的房屋腾空需要一定时间,直到2007年12月
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美国亚太公司与华南县橡胶农场合资设立中外合资天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亚太公司以资金、生产设备、专利技术等形式出资,共计200万元,其中专利技术作价120万元;农场以土地使用权、厂房、原材料、劳动力等形式出资300万元。以下关于合资双方的出资方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一类是百分制记分法,另一类是()。
胆囊造影前一日晚餐应给予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第41题)
张某于2009年12月购买了两套住房。住房Ⅰ为毛坯房,建筑面积为96m,单价为5800元/m2;住房Ⅱ为精装修,建筑面积为146m2,单价为7800元/m2。完成房屋交割手续后,张某拟对住房Ⅰ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其中选材上比较了实木地板、复合地板、塑料地板和
市场预测方法中的延伸性预测法主要包括()。
根据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应征收消费税的有()。
儿童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体现在()。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以下关于标准模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