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6年11月13日,在上海太平洋百货淮海店里,谢幕折扣的横幅随处可见。由于租约到期,营业了20年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于2016年12月31日撤店谢幕。门楣上是大大的“ByeBye Sale”,还未进店便可看到“1997—2017,

admin2018-08-23  22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6年11月13日,在上海太平洋百货淮海店里,谢幕折扣的横幅随处可见。由于租约到期,营业了20年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于2016年12月31日撤店谢幕。门楣上是大大的“ByeBye Sale”,还未进店便可看到“1997—2017,20年,满满的都是回忆”的怀旧广告牌。四五楼商家基本搬空,二三楼很多商家一边忙着打包一边招呼前来购物的市民。这一切表明,这个老牌的百货商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陪伴了上海市民20年的老牌高端零售商场,如今只能“挥泪谢幕”。而2016年关闭的不仅只是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一家,多家关闭的商场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实体零售业的“关店潮”才刚刚开始。
    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被关店铺持续经营时间平均为6.84年,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为8.67年。
    关店潮愈演愈烈,百货、超市、便利店、餐饮、购物中心全都无一幸免。一份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实体店阵亡名单》揭露了实体经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百货、超市、奢侈品品牌、服装行业和餐饮等7大领域,其中包括梅西百货、万达百货、香奈儿、沃尔玛、家乐福、“7一11”、麦当劳、咖啡陪你、美特斯邦威、李宁等知名品牌。
    数据显示,2016年年初,万达百货位于宁波、青岛、沈阳、芜湖等地的近四十家店关闭;乐购山东6家店全部关闭;还有天虹百货、阳光百货、马莎百货等也纷纷沦陷。
    除此之外,在电子业、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倒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我国实体经济的凛冬已然来临。
    2.有人撰文称:“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正在一步一步摧毁实体经济。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互联网。”
    文中称:“淘宝的推出扼杀了中国很多产业的创新力。它造成了全国比价,进而无限压低利润空间,导致制造业凋零,‘中国创造’之路或将从此举步维艰。而且由于电子商务的横行,大批的商店、服装店、工具店、数码城、商场关门歇业,侥幸存活的店铺也是苦苦支撑,难以有富余的利润。实体店的倒闭会产生‘蝴蝶效应’,使整条生产链从此断裂,社会资金全部流人虚拟经济,最终的结果便是虚拟经济大行其道,实体经济逐渐空心化,步美国后尘。”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克莱顿•克里斯滕森教授在《创新者的两难》一书中提出了“破坏式创新”概念:“破坏式创新是一种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创新活动,它的破坏威力极为强大,一般企业都难以适应这类创新带来的挑战。因此,以现有企业心态与利益机制,确实很难突破这种破坏性创新所造成的两难困境,企业需要以体制外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推动这种创新。”借助互联网而崛起的电子商务.就是一种破坏式的创新。
    在过去,实体企业利润中有一部分是凭借着信息不对等而获取的。如今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普及,不仅消除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壁垒,而且节约了高昂的实体成本。因此,对实体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而这种冲击是造成实体企业的灭亡,还是会让实体企业破而后立,则取决于企业自身。
    调查发现,在电子商务冲击之下土崩瓦解的实体企业,不是它们面对电商没有竞争力,而是它们本身就不具备竞争能力。这类企业,长期以低端产品的生产或者销售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与高端品牌进行抗争。当互联网将它们和其他优质实体企业放在灯光下同台竞技时,它们只有溃败。
    还有不少实体企业是依靠地域优势维持经营,借小范围的垄断给消费者提供与价值不对应的服务,经营缺乏诚信,存在“店大欺客”现象。因此,当电子商务将空间距离和信息壁垒消除之后,这些实体企业也唯有倒闭一途。
    那么面对电子商务的猛烈攻势,实体企业就只有坐以待毙了吗?实则不然。以服装行业的Q品牌为例,在受到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冲击之后,该品牌没有选择与之对立,而是选择借助它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创新升级。
    Q品牌通过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渠道,发展新的销售方式;同时,通过研究新的服务体系,使消费者在实体店中享受到线上不具备的优良服务,极大增强了线下实体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电商的紧紧逼迫下,Q品牌的分店反而是越开越多,甚至是借着电商的渠道,将商品卖到了更多没有实体店的三四线城市,实现了销售的进一步扩张。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每一次当潮水退去时,会发现到底是谁在裸泳”。电子商务的“破坏式创新”,或许会是凛冬中的寒风,或许会是暖春里的熙阳。
    3.作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M市积极探索,变自身科技创新优势为发展动能,加速产业结构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2016年12月,M市正值寒冬,但在M市电气动力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数台出口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的1000MW轴封主泵机组正在加紧赶制。公司总经理仲维滨介绍,卡拉奇核电站属于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工程,这批泵组将于2017年交付。
    当前,M市锅炉厂、M市汽轮机厂等当地骨干企业,面对传统产业发展压力增大、新兴产业正在培育的转型期,开始以技术和创新引领,闯出广阔天地。
    占据国内1/3电站锅炉市场的M市锅炉厂,是老牌国企创新求变的代表。围绕国家推进清洁能源要求,M市锅炉厂在超低排放、二次再热节能领域走在世界前沿,多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产品成为“绿色煤电”标杆。2017年以来,M市锅炉厂销量、利润均同比增长约10%,订单已排到2018年。
    由机器人、新材料领衔的新兴产业也正在加速发展。在投资1亿元成立的M市机器人集团,一款喷涂自动化机器人设备正在运行。通过模仿成熟工人喷涂流程,机器人设备将喷涂质量提升40%。
    目前,M市拥有高等院校49所,科研机构500余个,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优势如何变为发展优势?M市科技局局长李志杰给出答案:瞄准科技资源富集的大学院所精准发力,与M市工业大学、M市农业大学等院校进行长效合作,搭建各类研发、创业平台。
    2012年,M市科技局首先在M市工业大学试点,每年投人1000万元支持创新转化,目前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已全面展开。
    “市校联姻”模式下,M市政府提供各种服务、资金支持,使高校团队在注册公司后仍可把精力放在研发上。近两年,仅M市工业大学就有30多个创新项目由教师转化,实现创业。
    “过去一些社会资本担心风险,对不少创新项目初期转化有顾虑。”H集团高级副总裁蔡德章说,市校合作后,政府强化示范作用,机器人集团即由政府出资、推动高校创新落地。待项目转化收效,社会资本自然会跟进来,形成倍数效应,带动共同创业。
    通过大范围“市校联姻”,不少高校毕业生因获得发展平台而选择留在当地,同时也引导和鼓励了一批科技人员主动创新创业。2015年,M市新增科技型企业856户,其中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占到1/5。
    有位大学教授对注册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时曾遭遇的一件事记忆深刻:办手续时要哪些材料不一次性告诉你,跑一次说一些,整个注册办下来花了20多天。“这种情况现在少了。”他说,有时夹个公文包就能把事办妥。
    这些变化得益于2014年以来M市公布的优化审批事项流程和权力流程图。M市本级355个事项细化为699个,办事路径更明确,梳理出权力运行流程和一次性告知单,极大压缩了审批时限。
    M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军说,M市把服务企业的行政权力对应落实责任,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设定“追责情形”。2015年有1311名不作为、慢作为公职人员因此被行政问责。目前,全市39个政府部门全部完成权责清单,政府事权大幅精简52.5%。
    M市人社局人才工作处处长杜忠家说,大处室改革后,原来的人才流动开发处、外国专家工作处等4个处合并为一个人才工作处,企业办事“走廊”缩短。
    此外,为鼓励科技创新,M市积极探索实施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新举措,出台文件明确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产处置的收入,扣除资产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后的现金收益,超过70%归研发团队,“让科技人员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同时,M市知识产权局分别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M市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保护个人以及企业科研成果,共同助推M市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环境好了,对留企留人就有吸引力了。”留法归来的布衣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潘聪说,他已说服几位在欧美的大学教授归国一起研究衣服、鞋子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和转化。
    4.某代表团考察瑞典制造业发展状况,以下是代表团团长所做的考察笔记:
    作为人口仅有960万的北欧小国,瑞典在20世纪初就凸显出其在研发、创新等方面的世界领先性。ABB、爱立信、沃尔沃这些世界知名的制造业企业都出自瑞典。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如家用冰箱、安全火柴、无菌纸包装技术、蓝牙技术、儿童安全座椅等,都来自瑞典的创新与发明。
    制造业在瑞典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知识密集型、灵活高效型和节能可持续发展型的原则。瑞典创新局提出该国未来制造业在创新研发前提下实现再工业化的愿景:2030年,瑞典有望成为研发与制造高级产品与服务的少数国家之一。
    一直以来,瑞典致力于优先发展制造业,并在工业研发领域投入巨资;同时,把研发与创新看成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对瑞典国家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来说,创新也是政府和企业认可的必经之路。从2008年开始,瑞典已经开始建造“制造业战略研发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研究”等创新研究机构,这对确保企业和国家长期拥有世界竞争力无疑十分必要。自1993年以来,瑞典科技企业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员工人数翻番,已占瑞典整个就业市场劳动力人数的20%。
     瑞典的制造业致力于提供一体化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已从过去提供标准商品的生产转变为给客户打造特殊产品的制造系统。瑞典制造企业还善于通过虚拟技术,有效处理生产数据,不断促进人与机器的融合,以增加产品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服务创新是很多瑞典企业擅长的领域,也是它们正在思考的问题。瑞典创新局认为,瑞典未来如果要继续成为一个制造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需要在制造业领域和相关的产业、学术和研究机构中加大研发与创新。这项任务也被称为制造业的创新战略,覆盖了生产链各个环节。为了让上述瑞典所具备的优势继续发挥其特长和应对严峻挑战,瑞典加大对创新能力的投入以进一步增强其活力,缩短科研和创新成果转化为工业价值的时间。
    此外,瑞典目前已经有大量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和研发的投入,通过这些扶持项目,中小企业能够继续提升技术,确保产品适应市场变化。学界和研究机构的投资需求能够对接中小企业,也令这些企业减少了自我开发的投入。
    瑞典还通过开展技能教育与培训满足企业的技能需要,让技能培训较早地进入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机构和制造业的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教育与实践的深入合作,可以令职业技术教育提升至更高水平,增加学术成果的工业价值。在学生与制造业中架起畅通的桥梁,使职业教育、学位教育和培训等领域的学生们充满动力,也令制造业和研究机构的沟通更加畅通。
瑞典制造业和学术研究机构之间的人员还能够自由流动。通过提供合适职位,企业从科研机构中获取较高的研发技术含量,而科研机构也根据实际市场需求调整创新研发领域和项目。而通过对人员的短期快速培训,就可以使这样的综合性科技人才既能为企业服务,也能胜任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
    瑞典在制造业上还不断寻求国际合作。欧盟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平台。在制造业和科研之间有较好的渠道能实现研发成果的转化。为顺利实现国际合作,瑞典也在创新局的倡导下创建制造业的研发合作平台,并参与欧盟的研发项目。
    发展制造技术使瑞典各类企业获益,尤其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以XELMO公司为例,作为建筑领域蓬勃发展的小公司,它的产品和服务是本土制造业中的一块重要“积木块儿”,公司的专长就是提供让机器设备与整个生产系统能够“吻合”的嵌入式系统,从而增加顾客产品的价值与竞争力。这家公司的客户都是瑞典制造企业,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在工业链中合作,就像一个集群。这个集群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是全国性的,创新就在这个循环系统里诞生。在瑞典制造业中,这种集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并催生了小型技术企业的繁荣,也增强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5.2016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展览会于12月6日至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会以“让制造更聪明”为主题,将搭建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沟通交流的桥梁,发布世界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展示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果,加快推进江苏制造强省和南京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建设。
    本届展会将展示现有的智能制造优秀成果,以及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和未来概念性产品、设计,充分展示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体系的特色,展览内容汇聚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的智能制造流程设计、管理运营模式和产品、装备等。
    本届展览会上将展示西门子最新的数字化研发制造中心。该中心体现了智能制造特征:客户参与设计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生产。将单一数据源贯穿设计、规划、工程、生产直到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实现从研发到交付的端到端水平集成,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闭环制造”;利用现实工厂的全集成自动化技术与虚拟工厂的数字化制造紧密结合,达成工艺可变的柔性生产线实现混线生产,可谓即插即用的“数字化双胞胎”;通过机电联合设计平台,打破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的壁垒,将工艺工程直接转换为自动化程序,成为无缝工程集成的“数字化机器”。数字化的柔性满足了制造个性化需求,从设计到研发的整体集成实现了端到端的快速交付、设计流程协同化和制造流程自动化,实现了整个价值链的高效。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带给制造企业和用户的收益也显而易见: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保证了系统的柔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
    赛鼎公司的“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技术与示范项目”方案,是国家“863”项目重点工程之一,是赛鼎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氧耗的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示范工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碎煤加压气化炉的生产能力,扩大煤种应用范围,满足现代化大型煤制气工厂的生产需要,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将极大促进煤气化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与进步,提升我国的产业综合竞争力。这一方案覆盖了从详细设计到安装、试车再到智能化运维的横向集成,以及虚拟仿真、虚拟现实、智能化运维的纵向集成。整个项目呈现了从一体化工程到一体化运维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流程行业中设计资料的智能数字化交付问题;同时,通过对工厂的虚拟仿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虚拟调试、培训的环境。
    海尔集团将展示最新研发的“互联工厂”。互联工厂体现出三个能力:定制、互联、可视。定制是将用户的碎片化需求整合实现大规模定制,实现用户全流程参与设计、参与制造,把用户从消费者变成产生者。互联是整个物联网,是互联工厂的基础,包括内外互联、信息互联、虚实互联。内外互联是用户、供应商、上下游的零距离,实现供应商、物流商的整合。信息互联是缩短信息传递链,提高传递效率,通过人、机、物实时互联,让网器根据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最佳体验。虚实互联是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充分联合,解决了实物世界制造效率低、质量难保证的问题。而可视化是全流程用户体验的可视化,用户可以实时体验制造的过程。ABB将展示其在数字化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智能制造离不开高效可靠的电力供应。ABB本次展出的新一代智能低压开关柜、中压智能化解决方案、中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互联网能源管理系统、电能管理系统等智能配电设备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工厂提高配电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水平,为智能制造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以ABB新一代MNS智能低压开关柜为例,它融合互联网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将传统的低压开关柜进行智能升级,帮助客户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前瞻性维护,保障连续供电.提高生产效率。
    参观者可以使用AR智能门票,通过手机扫描即可三维浏览整个大会,并实现重点展区介绍、活动信息一览、交通餐饮信息、拍照分享等功能。展馆采用VR智能导览,通过VR头盔眼镜配以360度旋转支架,让观众可以进行720度全方位观看展会,提升整个展会的智能高度和参观体验。另外,本次展会还有机器人陪伴智能导游,采用自动语义识别和客服中心相结合方式的机器人为展会提供导览功能,配合360全景展会直播,覆盖所有的开幕会、发布会、座谈会、重要领导参观、现场巡游实景。
    6.2017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他告诫,辽宁老工业基地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新一轮振兴发展也要靠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从概念上讲,是指涉及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活动,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物流业、建筑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物质产品生产(主要是制造业)和服务的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信息、艺术等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的部门。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形式,其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这与实际资本有根本区别。但虚拟资本的运动体现着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从剩余价值理论看,虚拟资本的利润是实体经济产生利润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马克思还明确指出,虚拟资本规模一旦超过现实资本过度地发展就会引起资产泡沫。
    无论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重新回归发展制造业、寻求“再工业化”的选择,都为中国选择“振兴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注脚。
    实体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是创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实体经济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根基。只有坚持“以实为本、虚实并举”的原则,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既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又按照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稳步推进虚拟经济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作用.才能形成“虚”“实”良性互动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
结合“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正在一步一步摧毁实体经济。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互联网”的看法。
要求:
(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条理清晰;
(3)不超过250字。

选项

答案该观点错误。借助互联网崛起的电子商务形成“破坏式创新”,确实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但也带来发展机遇。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普及,看似因消除“信息壁垒”而造成实体经济灭亡。可实际上实体经济企业倒闭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不足、诚信缺失、服务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相反,实体经济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力量发展新的销售方式,研究新的服务体系,实现自身的扩张发展。 因此,面对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冲击,实体经济要积极应对,寻求转型升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Ur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选调生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