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A市甲加工厂与B市乙养鸡厂签订一份合同。双方约定:2004年9月15日前,乙向甲供应5万只活母鸡,以便甲将这批鸡制作成烧鸡,在国庆节投入市场。9月27日,乙厂才把5万只活母鸡送至甲厂,甲厂拒收。乙厂再三称自己在A市人生地不熟,母鸡拉回.B市,自己损失太大,
A市甲加工厂与B市乙养鸡厂签订一份合同。双方约定:2004年9月15日前,乙向甲供应5万只活母鸡,以便甲将这批鸡制作成烧鸡,在国庆节投入市场。9月27日,乙厂才把5万只活母鸡送至甲厂,甲厂拒收。乙厂再三称自己在A市人生地不熟,母鸡拉回.B市,自己损失太大,
admin
2009-04-14
45
问题
A市甲加工厂与B市乙养鸡厂签订一份合同。双方约定:2004年9月15日前,乙向甲供应5万只活母鸡,以便甲将这批鸡制作成烧鸡,在国庆节投入市场。9月27日,乙厂才把5万只活母鸡送至甲厂,甲厂拒收。乙厂再三称自己在A市人生地不熟,母鸡拉回.B市,自己损失太大,准备在A市卖出,请甲厂看在老客户的面子上,由甲厂暂时保管这批鸡,一旦乙厂找到买主立即拉走。10月3日,乙厂找到买主,即前来拉货。在此期间,甲厂为保管这批鸡共耗费饲料、人工费1000元,鸡共产蛋2万个。关于本案,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鸡蛋2万个应归乙厂所有
B、乙厂应当向甲厂支付保管费
C、甲厂有权拒收乙厂迟送的活母鸡
D、乙应当向甲厂支付饲料、人工费
答案
2
解析
甲厂向乙厂购鸡是为了加工成烧鸡,以供应国庆节日市场。而乙厂本应在9月15日前交货,但迟至9月27日才向甲厂交货,致甲厂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因而甲厂有权拒收货物。保管合同中,孳息归寄存入所有,因而,鸡蛋应归乙厂所有。甲、乙对保管费约定不明,视保管为无偿。但是保管人因此付出的费用应当由受益人承担。参见《合同法》第94、377、366、379条第2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V2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市A县的刘某与乙市B区的何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何某位于丙市C区的一套房屋。合同约定,因合同履行发生的一切纠纷,应提交设立于甲市的M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之后,刘某与何某又达成了一个补充协议,约定合同发生纠纷后也可以向乙市B区法院起诉。刘某按约定先行
甲市A县的刘某与乙市B区的何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何某位于丙市C区的一套房屋。合同约定,因合同履行发生的一切纠纷,应提交设立于甲市的M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之后,刘某与何某又达成了一个补充协议,约定合同发生纠纷后也可以向乙市B区法院起诉。刘某按约定先行
某市食品厂与建华公司订有货物买卖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纠纷,食品厂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责令建华公司履行支付货款的义务。仲裁庭经过审理,裁定驳回食品厂的请求。食品厂以首席仲裁员王某是被申请人建华公司的仲裁代理人的大学同学
2008年1月15日,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杨晓朋诉朱嘉明欠款纠纷一案作出二审判决,责令朱嘉明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还杨晓朋欠款1500元并承担该案的诉讼费。10日之后,朱嘉明向法院交了诉讼费,而未向杨晓朋返还欠款。2008年3月,杨晓朋向对该案作一审
枫叶公司向本市的商业银行支行借款100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借款期限为1年。枫叶公司逾期未能偿还借款。银行多次催要,但是遭到枫叶公司拒绝。无奈,商业银行支行提起诉讼。问:如果一审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并没有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要求枫叶
某市的电子公司和机械制造公司签订一份委托技术开发合同,机械制造公司委托电子公司为其开发一些新型的电子监控技术。双方当事人约定,开发的期限为一年,开发的费用和报酬为200万元人民币,机械制造公司首先支付50万元,其余的150万,经过多次交涉,机械制造公司承认
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及其与疏忽过失犯罪的法律特征之区别。
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谈谈民事权利的分类问题。(北京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随机试题
甲将汽车转让给乙并交付,但未办理过户登记。乙驾车发生交通事故且对事故负全责。对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外的损害部分,应由
何谓自体输血?
胫骨中下1/3骨折不愈合率高,原因在于
下列关于项目管理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对初步设计审批内容进行变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Ⅰ类变更设计,以下属于Ⅰ类变更设计条件的有()。
劳动者符合下列( )情形之一的,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
四合院的大门是一户的门脸,大门、正房和灶都要安排在吉位上,厨房安排在哪个方位()
设函数f(x)=ex,则f(一2)=。()
秦州中学的四位老师在高考前对某理科毕业班学生的前景进行推测,他们特别关注班里的两个尖子生。张老师说:“如果王刚能考上清华,那么李强也能考上清华。”李老师说:“依我看这个班没有人能考上清华。”王老师说:“不管李强能否考上清华,王刚都考不上清华。”赵老师说:“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