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东北某地农村,电影放映员某甲和车夫某乙从县城取来电影胶片后,两人一同将胶片搬进屋内,顺手放在火炉边,把胶片当凳子坐着烤火。不久,两人都离去。后来,胶片被炉火烤燃,发生火灾。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东北某地农村,电影放映员某甲和车夫某乙从县城取来电影胶片后,两人一同将胶片搬进屋内,顺手放在火炉边,把胶片当凳子坐着烤火。不久,两人都离去。后来,胶片被炉火烤燃,发生火灾。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admin
2019-03-14
73
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东北某地农村,电影放映员某甲和车夫某乙从县城取来电影胶片后,两人一同将胶片搬进屋内,顺手放在火炉边,把胶片当凳子坐着烤火。不久,两人都离去。后来,胶片被炉火烤燃,发生火灾。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电影放映员知道胶片具有易燃性,因此应当认识到把胶片放在火炉边可能引起火灾,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以致胶片被烤燃引起火灾,说明他具有过失
B、车夫没有胶片易燃性方面的知识,不可能认识到把胶片放在炉边的危险性,也不应当要求他具有这种知识,认识到把胶片放在炉边的危险性,因此车夫对发生火灾没有过失,对他而言,是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C、本案属于意外事件
D、本案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
A,B
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三章第五节中的犯罪过失。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二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二者的相似之处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预见。二者的区别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在意外事件中,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是不可能预见的;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中,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应当预见、并且是能够预见的,只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在这两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责任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前者不是犯罪,后者则构成过失罪。在本案中,电影放映员知道胶片具有易燃性,因此应当认识到把胶片放在火炉边可能引起火灾,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以致胶片被烤燃引起火灾,说明他具有过失。而车夫没有胶片易燃性方面的知识,不可能认识到把胶片放在炉边的危险性,也不应当要求他具有这种知识,认识到把胶片放在炉边的危险性,因此车夫对发生火灾没有过失,对他而言,是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故本题选A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Yt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对乙说:如果你在三年内考上公务员,我愿将自己的一套住房或者一辆宝马轿车相赠。乙同意。两年后,乙考取某国家机关职位。关于甲与乙的约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甲从乙处借了5万块钱,约定等甲有钱后再还。但是,直到乙去世,甲也没有还乙的钱。乙生前与甲签订合同,购买甲所有的一间价值5万元门面房,但乙尚未付款。问题:乙的继承人可否以继承的5万元债权主张抵销乙应向甲支付的购买门面房的价款?
赵某孤身一人,因外出打工,将一祖传古董交由邻居钱某保管。钱某因结婚用钱,情急之下谎称该古董为自己所有,卖给了古董收藏商孙某,得款1000元。孙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李某借款20000元,双方约定将该古董押给李某,如孙某到期不回赎,古董归李某所有。在赵某外出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请分析本法条的具体内容包括那些?
关于聚众斗殴罪的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为满足甲公司开发住宅小区景观的需要,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100万元,乙公司在20年内不得在自己厂区建造6米以上的建筑。甲公司将全部房屋出售后不久,乙公司在自己的厂区建造了一栋高8米的厂房。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在下列情形中,应该以数罪并罚处理的选项有()。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有()。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包括()
随机试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
计算机软件是()的总称。
言人体脏腑之阴阳,则心为( )
A、检测和调节温度的设施B、配备必要的冷藏箱(柜)等设施,防止商品变质C、明亮,整洁,无环境污染源D、专门的生活区和办公区E、必要的场所及与经营品种和规模相适应的化验仪器、设备门市销售医药商品应
高危家庭不包括
脾胃虚寒者多见肾阳虚衰寒水上泛者多见
某公司预计下年耗用甲材料50000千克,每次进货费用60元。单位储存成本4元,单位缺货成本8元。要求:计算甲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和平均缺货量。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吸烟有害健康,而烟草又是我国财政收入额的主要来源,你怎么看?
选用科学研究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分析观察法、相关法以及实验法各自的优势与劣势。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