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患者,男,48岁。主诉为鼻塞、头痛3个月余,3个月前始出现鼻塞、流涕,偶有涕中带血,并伴有头痛,呈阵发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需要与哪些病变鉴别
患者,男,48岁。主诉为鼻塞、头痛3个月余,3个月前始出现鼻塞、流涕,偶有涕中带血,并伴有头痛,呈阵发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需要与哪些病变鉴别
admin
2016-09-19
87
问题
患者,男,48岁。主诉为鼻塞、头痛3个月余,3个月前始出现鼻塞、流涕,偶有涕中带血,并伴有头痛,呈阵发性,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病史。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需要与哪些病变鉴别
选项
A、鼻咽纤维血管瘤
B、鼻咽淋巴瘤
C、椎体脓肿
D、咽部脓肿
E、喉癌
答案
A,B,D
解析
鼻咽癌是鼻咽部黏膜上皮发生的癌肿,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发,好发于40~60岁。已知的发病因素有种族、家族、EB病毒感染及环境致癌等。按病理组织学分型可分为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本病好发于鼻咽侧壁和顶壁。临床特点是早期症状隐蔽,常因广泛浸润周围组织及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才发现,主要症状有鼻塞、鼻出血、耳鸣、耳闷塞及听力减退(阻塞或压迫咽鼓管咽口)。不少患者以颈部肿块或脑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而就诊。鼻咽镜检查肿瘤呈紫红色,触之易出血。实验室检查EB病毒抗体增高。CT表现为鼻咽腔变形、不对称,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早期在黏膜生长,可呈小肿块突入鼻咽腔,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肿瘤向下浸润生长致黏膜增厚及软组织肿块,咽后壁软组织增厚(>12mm)约占半数以上。肿块常突出鼻咽腔,使鼻咽腔呈不对称性狭窄或闭塞。肿块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肿瘤向周围蔓延,容易侵入周围软组织及间隙。鼻咽癌可沿神经、血管周围间隙蔓延,致使颅底骨性孔、道扩大或破坏,好发于卵圆孔、破裂孔、颈动脉管、蝶骨大翼等,向后发展可破坏颈静脉孔、向顶部发展可破坏斜坡、蝶骨等,表现为骨质硬化、破坏残缺。淋巴结转移多见,常表现为颈深淋巴结、咽后外侧淋巴结肿大,呈等密度,增强扫描能区分强化的血管和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鼻咽癌需与鼻咽纤维血管瘤、淋巴瘤、咽部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Yzk777K
0
专业实践能力
放射医学(344)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子宫体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脾韧带内有被膜包绕及与脾相通血管的类圆形组织是
二维超声检查及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最佳适应证为
超声鉴别门静脉血栓和癌栓,错误的观点是
关于输卵管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尺骨头B.肱骨头C.胫骨头D.腓骨头E.距骨头与腓关节面相连
关于甲状腺癌的叙述,错误的是
患者,男,55岁。20天前胸痛、咳嗽,胸片提示肺炎,近1周来呼吸急促,咳脓痰伴发热,超声显示右胸腔内片状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见细线状回声分隔,呈不规则蜂窝状,壁胸膜稍增厚,最可能的超声诊断
肠梗阻患者X线检查显示气液平面的最早时间是
随机试题
A.相互转化B.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D.对立制约“动圾者,镇之以静。”的是
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是()。
我国公民张某是某甲高校的一名教授,每月工资1万元,同时担任乙公司的独立董事,2016年3月从乙公司取得董事费收入3万元,当即拿出1万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贫困地区,张某2016年3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
简述儿童自尊形成的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业合作化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x)保存文档。【文档开始】入世半年中国气车市场发展变化出现五大特点在中国加入WTO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气车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呈现出五大特点:产
Formanypeopletoday,readingisnolongerrelaxation.Tokeepuptheirworktheymustreadletters,reports,tradepublication
FinancingCollegeTrainingHighschoolstudentswho,aftergraduation,wouldliketocontinuetheireducationarefrequently
Throughoutthe19thcenturyandintothe20th,citizensoftheUnitedStatesmaintainedabiasagainstbigcities.Mostlivedo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