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雨巷》原文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admin2015-06-23  10

问题 戴望舒《雨巷》原文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课文介绍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新诗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但为了追求适合现代生活的表达形式,诗人更多的是目光向外,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大量翻译和介绍,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这里选录毛泽东的一首词,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
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诗歌与青年有天然的联系,少男少女喜欢用诗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有兴趣的话,不妨动动笔,学习写写新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班额45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问题:
请为本篇诗歌教学设计一则课堂结束语,并说明课堂结束语设计的原则。

选项

答案课堂结束语: 一提起戴望舒,我们立刻就会想起他的《雨巷》,可以说是戴望舒成就了《雨巷》,也可以说是《雨巷》成就了戴望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歌理解更深刻了,让我们最后配乐再来有感情地集体朗读一遍吧。设计原则: (1)关联性:结束语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结束语内容的设计要从属于课堂内容的安排,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切忌离题万里、不着边际;再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束语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以学生的欣赏口味为标准,以让学生受到感发、得到享受、达到共鸣为旨归。 (2)新颖性: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独到,使每节课的结束语呈现不同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仍兴趣不减,有依依不舍之感;力避千篇一律、缺少变化。 (3)人文性:尽管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结束语在形式设计上最好能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即使是给学生出一些字词等纯属工具性内容的练习,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人性化一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b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