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请回答: (1)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所划分的发展阶段是什么?

admin2018-04-03  20

问题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请回答:
    (1)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所划分的发展阶段是什么?
    (2)这一理论对于教育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3)对于学校教育所对应的阶段,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Ⅱ.结合实际谈谈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局限。

选项

答案Ⅰ.(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八个阶段: ①信任对怀疑(0~1.5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 ②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的责任感。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本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如果他们的活动被允许,则表现出主动和愉悦;反之,则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而缺乏尝试与主动的性格。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儿童面临各方面的要求与挑战,其中的困难与挫折导致了自卑感,而成功的体验则有助于其在以后的社会中建立勤奋的特质。 ⑤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混乱的冲突。 ⑥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阶段相当于青年晚期。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 ⑦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阶段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作为自己能力的延伸。 ⑧完美无憾对悲观失望(60岁以后)。相当于老年期,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个阶段的影响较大。如个体在前几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反之,则个体将陷人绝望。 (2)该发展理论对心理学研究及教育实践的启发意义。 ①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人的发展是社会和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要从人的各个方面去考察人,首先要了解人成长、发展的周围环境的影响。教育方面的问题则要从学生受影响的周围环境去考察,而不能就学生个体单方面而论。对于教育者来说,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②整体上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考察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和总体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是心理不断变化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个阶段的心理矛盾侧重点都不同,因此只有解决好这些矛盾,人才能顺利地发展,才能得到完整的教育。 (3)对于学校教育所对应的阶段,我们应该注意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第四阶段(6、7~12岁),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12~18岁)。埃里克森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的教育适应中小学生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他们的学生总是在努力保持着积极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个体。学生的自信是建立在自己的勤奋和教师对其积极的评价上,要为儿童积极主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 另外,青春期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要保持其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就要针对青少年力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寻求独立性的特点进行教育。再者,当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有了不同于以前的特点,要根据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趋势来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教育。 Ⅱ.首先,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科研方法,观察法贯穿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在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材料。通过观察获得对事物的最直接的认识,它有利于教育科学理论的提出,也是总结研究教育经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第二,观察研究也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教育研究假设所推导出来的关于未知实施的结论,只有通过观察到的科学事实加以检验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 第三,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通过观察可直接形成某些新课题,发现某些新观点、新理论,为教育研究开拓新的方向和领域。 观察研究法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会受到错综复杂的各样偶然因素的干扰;由于研究者在观察时原则上不能支配和控制研究对象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 (1)不能判断“为什么"这一类因果关系的问题,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 (2)由于观察时间和观察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 (3)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且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观察项目归类推论形态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 (4)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的程度不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4w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