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近年来,在朋友圈打卡的现象比较普遍,如锻炼要打卡、阅读某篇文章也要打卡。请你谈谈对打卡这一现象的看法。
近年来,在朋友圈打卡的现象比较普遍,如锻炼要打卡、阅读某篇文章也要打卡。请你谈谈对打卡这一现象的看法。
admin
2022-01-13
40
问题
近年来,在朋友圈打卡的现象比较普遍,如锻炼要打卡、阅读某篇文章也要打卡。请你谈谈对打卡这一现象的看法。
选项
答案
人们在平台上进行打卡,分享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行为、成绩等,并与他人互动,互相点赞、评论,虽然能够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给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但是,过度的自我呈现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沉迷于朋友圈的自我“表演”。因此,我认为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打卡观”,避免打卡流于形式。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在朋友圈打卡,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人们可以通过打卡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形象,让平台上的其他人了解自己最近在做的事、喜欢的运动、爱读的书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进行形象塑造,在他人心中刻画形象。第二,有一些活动要求参与者必须在平台进行打卡,只有这样,参与者才能获得一些优惠。商家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提升自己产品的知名度。第三,人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养成自律的习惯,慢慢坚持下来。 打卡的本意是为了让朋友见证和监督自己正在进行的某种行为,是一种很好的督促方式。然而,现实中却有人本末倒置,把打卡获赞当成了一种满足虚荣心的途径,打卡逐渐流于形式,出现与最初的打卡目的相悖的情况。如有人为了完成打卡任务,不惜P图作假;有些人即使没有完成健身的时长、单词的学习,也要敷衍了事,选择打卡等。 所以,为了避免用虚假的打卡来代替真实的付出,用别人的点赞来满足虚荣心,让打卡行为能够真正发挥意义,打卡者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明确目的,明白自己是为何打卡,避免沉迷于虚假的成就感中,甚至形成偏执型人格;第二,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针对自己的不足,制订科学的打卡计划,让每一次打卡都落到实处;第三,避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by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公安招警分类
0
面试
公安招警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中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山东2019]
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中,强调美术应该()。[河南2019]①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②美术与人生价值观相联系③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④美术与社会环境相融合⑤将美术各学习领域融为一体
巴洛克美术是欧洲17世纪的美术样式,发源于意大利,以热情奔放、运动强烈、装饰华丽而自成一体。[江苏2019]()
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意义上有好坏之分。()
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揭示()是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重要途径。
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2019年临沂兰山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2019年德州陵城区)吴老师为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发展情况,在每个年龄段各抽取了50名学生,并在同一时间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这种研究设计是()
随机试题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这是党的十二大决定的。()
国家强制性标准可以理解为
下列()建筑不需要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需要做防潮处理的地下室砖墙,砌筑时应选用( )。
行动研究法
人们常常说文化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这种说法是误区,容易导致懒惰和不作为。如果没有主动的、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再优秀的民族艺术也不会成为世界的。文化,正是由于差异而精彩纷呈,每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的奇葩。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借
①垃圾食品不仅没营养,还可能让人脾气变坏②目前,研究已显示,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愿意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脾气也更坏,但具体数据还没有公布③牛津大学科学家以1000名16~21岁的男女为研究对象,他们将分为两组,一组长期服用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另一组长期食用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盗婴幼儿的行为可因主观目的的不同而构成()。
2014年3月2日,甲、乙离婚并分割了共同财产。2015年3月8日,甲发现乙在离婚时将属于夫妻共有的40万元存款转移到了乙兄的银行账户中,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该40万元存款。本案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日为()。(2016一专一2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