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admin2019-05-11  12

问题 甲: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必振》)
    乙:邑人某,佻达无赖,偶游村外,见少妇乘马来,谓同游者曰:“我能令其一笑。”众不信,约赌作筵。某遽奔去,出马前,连声哗曰:“我要死!”因于墙头抽粱黠(粱黠:高粱茎)一本,横尺许,解带挂其上,引颈作缢状。妇果过而哂之,众亦粲然。妇去既远,某犹不动,众益笑之。近视,则舌出目瞑,而气真绝矣。粱干自经,不亦奇哉?是可以为儇薄者戒。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戏缢》)
最能凸显以上两段引文在描写上有共同特色的是(    )。

选项 A、人物
B、对话
C、情节
D、场景

答案C

解析 甲乙两段引文并无特殊的人物、对话及场景的描写。两段共同的特色为情节的描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g1q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