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5题,单选)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5题,单选)
admin
2017-11-24
59
问题
关于不作为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5题,单选)
选项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不作为犯罪。成立不作为犯罪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有作为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A选项,小偷翻墙人院行窃,主人有权进行正当防卫,包括利用宠物撕咬进行阻止。但是,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对仅仅只是意图侵犯财产的盗窃犯,显然不能放任宠物将小偷咬死。在藏獒撕咬小偷导致小偷有死亡的危险之时,小偷的法益受损严重,主人有义务防止藏獒继续伤人。甲作为藏獒的主人,能够制止藏獒的撕咬而不制止,导致小偷被咬死,成立不作为犯罪。
B选项,路人甲自身对丙没有救助义务,但是乙由于先前的故意杀人行为对丙产生了救助义务。甲教唆乙不救助丙的,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故B选项正确。
C选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义务阻止未成年人对他人的法益造成损害,甲看见乙掐住丙的脖子,本应阻止乙的危害行为,但未予理会,致使丙窒息而亡,成立不作为犯罪。故C选项错误。
D选项,甲对仇人乙并没有法律上确定的救助义务。甲对乙实施救助,属于自愿接受行为,只有在救助行为发生实际作用之时,终止救助的才成立不作为。如果扔下的绳子尚未开始发生作用,则不拉绳子救助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缺乏积极的因果关系,即相当于没有抛绳索,不成立不作为犯。故D选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i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09年10月11日晚,丁某酒后在某饮食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后经人劝说,丁某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赔偿,此时恰巧碰上某区公安局任某、赵某执勤到店里,任某对丁某又推又打,欲将丁某带回派出所处理,在扭推过程中,致丁某跌倒,头撞在水泥地上,造成颅内出血死
刘某被公安局拘留,在该公安局的拘留行为被确认违法并被撤销后,该公安局应在侵权影响的范围内,对刘某造成的精神损害承担责任的方式有()。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下列哪些做法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司考2011.2.78)
关于合理行政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8.2.46)
下列哪一选项符合规章制定的要求?()(司考2009.2.39)
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考2008.2.41)
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在哪种情况下可以例外?()
行政征收法定的原则,要求行政征收的主体法定,根据法律规定及有关法律的授权,能够成为行政征收主体的有()。
李某在郊外杀了人,心里很害怕,就回来偷偷地告诉了担任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的表叔张某。张某说:“杀了人要判处死刑,即使自首也要关押一辈子,还不如跑掉。”于是李某就跑到外省某地隐姓埋名,后来案发被逮捕,供出了张某的行为。按照《刑法》的规定,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
随机试题
不属于萎缩的是
预示着女性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是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试带法只适用于检测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包括()方面的内容。
房客乙于1998年12月31日从房主甲的出租房搬走时欠6个月房租未付,1999年5月1日甲找到乙催其交付所欠租金,乙未付。甲应不晚于()向法院起诉,能追回乙所欠的房租。
由尼泊尔青年匠师阿尼哥设计的塔是()。
下列关于党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________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________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下列数据结构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