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一地下工程,其中基坑深6m,A公司采用明挖基坑喷锚支护的方法,施工方案得到批准。 由于工期较紧,中标后A公司把基坑土方开挖分包给不具备安全资质的B公司。B公司施工时把大量挖土弃置于基坑项部,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发现后及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一地下工程,其中基坑深6m,A公司采用明挖基坑喷锚支护的方法,施工方案得到批准。 由于工期较紧,中标后A公司把基坑土方开挖分包给不具备安全资质的B公司。B公司施工时把大量挖土弃置于基坑项部,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发现后及
admin
2022-12-05
69
问题
【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一地下工程,其中基坑深6m,A公司采用明挖基坑喷锚支护的方法,施工方案得到批准。
由于工期较紧,中标后A公司把基坑土方开挖分包给不具备安全资质的B公司。B公司施工时把大量挖土弃置于基坑项部,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发现后及时劝阻,但B公司不予理会。基坑施工时为加快进度,考虑到土质较好,B公司采用了一次开挖到底,再一起加固的方案。
在基坑施工至5m深时,基坑变形速率明显加快,坑顶处土层出现大量裂缝,B公司为尽快完工对此没有在意,继续加快开挖速度。不久,基坑出现坍塌征兆,A公司项目部立刻组织民工抢险加固2d,在抢险加固过程中基坑一侧土方坍塌,造成2死3伤的事故。项目经理处理了事故现场,2d后写了书面报告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并按事故处理有关规定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后,经项目经理签字,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
B公司基坑开挖施工中有哪些错误之处?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B公司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错误之处: (1)施工中出现安全隐患,置之不理是错误的。应听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劝阻,改进施工方法。 (2)采用了一次开挖到底再一起加固的方案是错误的。应逐层开挖、逐层加固,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分层开挖、逐层进行喷锚加固,才能保证开挖部分的土体稳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jJ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可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
关于甲状旁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血液循环主要由哪两部分构成?()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前提条件是()。
横向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经营同类产品或服务而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处于同一经营阶段的同业竞争者,为限制竞争而达成的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
相对于空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藏性和滞后性,一旦污染,将严重影响食物、水、空气和生态系统,从而威胁人类健康。________的发展潮流、日益增长的民众需求与刚性趋紧的资源约束之间的巨大矛盾,给世界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在高强度________耕地的情况下守
参照群体亦称标准群体,是指作为人们判断事物的依据,并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指导人们行为的各种类型的群体。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依据描述内容而列举的群体不属于参照群体的是()。
下图所示的机械是机械制造场所常用的砂轮机。在一次日常安全检查中。一台砂轮直径为200mm砂轮机的检查记录是:①主轴螺纹部分延伸到紧固螺母的压紧面内,未超过砂轮最小厚度内孔长度的一半;②砂轮卡盘外侧面与砂轮防护罩开口边缘之间间距30mm;③砂轮防护罩与主轴水
保护接地是将低压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直接接地,适用于IT和TT系统三相低压配电网。下列关于IT和TT系统保护接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卧式铣床的主轴安装在铣床床身的上部。()
酚妥拉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机理是:
患者因病不能自行调节自己的体位,属于()
北海公司为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11年发生了如下有关金融资产转移的交易或事项:(1)2011年1月26日,北海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出售持有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丁公司债券,所得价款为6000万元。出售时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5900万元,
事业单位除工程项目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计提的利息在财务会计中应当计入其他支出。()
事业单位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成本。()
“收料单”是()。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
公安机关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妥善处置(),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纠纷,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工作的内容之一。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想建设,就是要使全社会,特别是有关的各级领导,用科学的综合治理的理论与知识武装头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