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一位教师《春晓》的教学片段:教师板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请同学就诗的意境,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提问。 学生甲:既然“不觉晓”了,为什么还能“闻啼鸟”呢? 教师:这写的是清晨睡眠时的情景。 学生乙:那么怎

admin2017-02-17  29

问题 案例一:
一位教师《春晓》的教学片段:教师板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教师:请同学就诗的意境,写作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提问。
学生甲:既然“不觉晓”了,为什么还能“闻啼鸟”呢?
教师:这写的是清晨睡眠时的情景。
学生乙:那么怎知“夜来风雨声”呢?这里写得不太妥当。
教师:作者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他的《春晓》流传至今,哪有错的道理?
学生众:笑了。
该教师主要遵循的教学规律是(    )。

选项 A、双边性规律
B、间接性规律
C、教育性规律
D、发展性规律

答案B

解析 双边性规律即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即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即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即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教学片段中学生甲提问,教师的回答体现了间接性规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s3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