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选择性理论。(西南交人2019年研) (2)简述受众的选择性过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选择性理论。(西南交人2019年研) (2)简述受众的选择性过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admin
2021-11-30
49
问题
简述关于受众的“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理解。(人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
(1)选择性理论。(西南交人2019年研)
(2)简述受众的选择性过程。(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选项
答案
1960年,美国学者克托帕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像保护受众的三道防线,从外到内环绕受众,抵御负面信息。 (1)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或内容,而有意无意地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受众既有立场和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们的改变。这个概念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最早提出。 (2)选择性理解,是指受众总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独特的个人解释,使之同受众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选择性理解是选择性定律的重心所在,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主要体现在选择性理解上。信息中含有的意义不是由传播者硬塞到受众手中的,而是由受众根据主观意愿自己从中发现的。即在对信息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而不是掌握在传播者手中。 (3)选择性记忆,是受众在处理信息之际的选择性倾向之一,即受众在接触信息后,保留在记忆中的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需求、立场、态度或观点一致或接近的内容,选择性记忆的倾向,在实验心理学中也得到了证明,它与选择性接触、选择性认知一样,都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8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阅读下面的话,然后针对其中内容谈你的看法。(清华大学考研试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本身不仅不能离开语言而表示意义,而且根本就无所谓“意义”。如果说文字有意义,那也只是由于意义是字所记的音而来的,意义并不是文字必备的因素。一千多年前的孔仲达说过:“言者
从记事图画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清华大学考研试题)第一,();第二,();第三,()。
对下面一组词进行义素分析,并结合实例回答:1.义素的性质是什么?2.义素分析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伯父、叔父、舅舅、姑妈、姨妈
如何理解“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这段话的含义?
按照记录语言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文字分成几类?举例说明。(北京大学考研试题)
什么是语义场?简要说明语义场的类型。(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用变换分析法说明下列两个句子在语义上的差别。(北京语言大学考研试题)这位领导我也不认识。这种植物我也不认识。
随机试题
第三方电子商务采购模式
A.验证B.物料C.待验D.工艺用水E.物料平衡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的一系列活动为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股票股利应确认为应付股利。()
很多人都认为,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无非就是量化考评指标,设计考评表,将员工薪酬与考评结果挂钩,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您认为上述看法正确吗?试加以分析。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之于中国相当于()之于英国
下列说法中属于法的普遍性的含义的有()。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总体实施规模达到1.83万人,累计已有超过29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开展志愿服务,其中,期满扎根西部基层的青年志愿者超过2万名。“暖冬行动”“七彩假期”活动、海外服务计划、“助残阳光行动”等项目如火如荼,志愿精神在各行各业青
[*]
Overahundredyearsago,CharlesDickensshockedmanyofhisreaderswhenhedescribedtheconditionsunderwhichyoungchildr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