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dmin
2014-02-08
38
问题
关于假释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
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B、乙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犯嫖宿幼女罪判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5年。在服刑13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C、丙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刑罚执行7年后假释。假释考验期内第2年,丙犯抢劫罪,应当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D、丁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经过缓刑考验期后,发现丁在缓刑考验期内的第2年,犯故意伤害罪,应判9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10年。在服刑7年时,因丁有悔改表现而被裁定假释
答案
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考点,一是假释与数罪并罚的关系,二是假释与缓刑的关系。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要求宣告刑至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两个暴力性犯罪数罪并罚至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暴力性犯罪与非暴行犯罪数罪并罚后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则仍可以假释。因此,A项错误,BC项正确。缓刑是指原判的刑法不再执行,不是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因此,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新罪,以及在考验期满后再犯新罪的,都不成立累犯。因此,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Ph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起借贷纠纷中,原告提出—张有被告署名的借条,声称被告欠了他5000元未还。被告向法院提供了一张有原告署名的收条,称所借的5000元已经还了,原告手中之所以还有借条,是因为被告还钱时原告声称借条丢了,对被告隐瞒了借条仍存在的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理论,本
江风有限公司就其全部财产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企业财产保险,交纳保险费10万元,约定保险金额为800万元。在一次暴雨中,江风有限公司财产损失900万元,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1999年4月15日,32岁的白某为了养家糊口,与一劳务输出公司签订了一劳务输出协议,约定白某在埃及从事建筑工人10年,劳务公司支付给白某30万元人民币。1999年7月1日,白某离家去了埃及,一直与妻子纪某保持联系。2005年1月,纪某在丈夫打工期间认识了
香港某公司与四川某公司因合资争议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对于本案不能形成多数裁决意见。则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当事人对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间为30日?()
下列哪种主体不能依法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
昆仑木材公司领有进口木材许可证,经营进口木材。2005年10月1日与达斌公司签订缅甸原木购货合同,限期3个月内履行,并申请银行贷款,依约向中国银行某分行申请开具信用证,以及与其他三家客户签订转销合同。达斌公司与昆仑公司签订购货合同,一开始就未打算按合同的约
甲向乙借款5万元用以购房,双方约定还款期限为1年,1年后甲没有按约定还款,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甲还款,由于证据不足,法院判决乙败诉。乙气不过,制造关于甲的谣言并四处散播。判决送达后乙又提起上诉,第二审程序中,甲提出反诉,要求乙就侵害其名誉权的行为赔偿损失。第
大亨永胜公司因遗失一张甲区号码为×××,金额为50万元的银行汇票,向票据支付地的甲区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甲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如果出现下列哪种情形,应当裁定终结公示催告程序?
王某立有遗嘱,表示将遗产50万元留给妹妹甲,但此款须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王某死后,甲取得王某的50万元遗产,但并未履行资助义务且无正当理由。王某有一子一女。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青少年好发的肿瘤为()。
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行为准则与廉政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或者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不包括()。
航班动态显示系统显示的信息主要包括()和其他相关信息。
下列不属于客户财务信息的是()。
下列()不是影响流通渠道选择的一般因素。
下列有关承揽人权利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某企业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同时为客户代垫运输费5万元,全部款项已办妥托收手续。该企业应确认的应收账款为()万元。(2013年)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管理道德诉求的是()。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必须把它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