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简述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admin
2019-01-19
36
问题
简述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选项
答案
(1)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冗礼、遁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十、明法、明宁、明算为常设科目。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是非常没科目。 制科以招收非常之才。应制科考试的人,可以是及第得官之人或中过常科的人,也可以是出身清白的平民百姓。制科考试,由皂帝亲自主持,“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 科举考试还包括武举。武举始十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应试武举的考生和明经、进上的乡贡一样由各州举送,不过武举是由兵部主考,考试的内容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等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2)考试方法: 科举制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 帖经,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出来。主要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对考生的其他能力是无法检查的。 口试,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 墨义,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较为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考生只要熟读经书、注疏即可。 策问,相对较为高深,是有关时事政治的系列问答题,具体办法是设题指事,由考生行文对策,对策要求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政,能提出合理有效的见解,是考查政治才能的好方法。 诗赋,命题创作诗词,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修养和写作水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Mr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症结在于文化的失调,从而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说”指教育无目的。
1918年北大成立了11个学科的教授会,这体现了蔡元培的北京大学教育改革措施中的
在蔡元培的“五育并举”的思想体系中,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的教育是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西方第一本教学著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昆体良的研究处于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的大学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对世界各地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份报告指出各国的教育目标存在一些共同倾向,其中包括“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以及()。
随机试题
现场控制主要是监督职能。()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要求,当三个试件中任何一个测值与中值之差超过中值的()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
下列机构中,具有反相自锁功能的是()。
与信息相关的战略包括()。
()长江大桥是长江安徽段公铁两用桥梁,有“世纪大桥”之称。
一位演员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
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上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
Susanisthemost(experience)______teacherintheschool.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