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地区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地区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地区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地区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
admin
2017-04-25
73
问题
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地区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地区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1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代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构成何罪?并请简要说明定罪的理由。
选项
答案
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合同诈骗罪和贪污罪。甲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属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的管理活动和信誉,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甲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请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进行诈骗,并将所骗钱款挥霍一空,属于以虚构的单位名义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而构成合同诈骗罪。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甲与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丙、丁勾结,伙同贪污,应以贪污罪的共同犯论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vy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农户甲外出打工,将自己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权一并转让给同村农户乙,5年后甲返回该村。关于甲返村后的住宅问题,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下列有关审计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陈某(女)因“吃醋”与赵某(女)多次发生口角。一日两人又发生口角,陈某随即取来一把尖刀插于腰间,再次与赵某发生争执、扭打。扭打中,陈某拔出尖刀刺向赵某颈部、大腿内侧两刀,逃离现场。赵某因抢救无效死亡。陈某于当日(2007年10月30日)到派出所投案,第二日
关于聚众斗殴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李某是某侦查机关的工作人员。某日李某在追踪犯罪嫌疑人程某的途中,意外碰到正在被通缉的自己的同学罗某,罗某求李某看在同学情面上放过他,李某答应并引开同行的其他侦查人员。则李某的行为:()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一选项构成犯罪中止?()
《刑法》第171条第1款前段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对于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其中哪些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A.鲜红血丝痰B.粉红色泡沫样痰C.铁锈色痰D.棕褐色痰E.黑色痰大叶性肺炎可见
患儿男,4岁。被动活动患儿肢体时有“折刀”样改变,剪刀步态,临床检查可见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患儿的临床分型为
以下关于他莫昔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张某于2004年3月成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同年5月,该企业与甲公司签订—份买卖合同,根据合同,该企业应于同年8月支付给甲公司货款15万元,后该企业一直未支付该款项。2005年1月该企业解散。2007年5月,甲公司起诉张某,要求张某偿还上述15万元债务。下列
刑事二审中,下列哪些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开庭审理?()
单一客户风险的监测,需要从个体延伸到“风险域”企业。()
思维的一般过程有()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
【S1】【S3】
Bythestandardsofwomen’slib,thepre-warGermanhousewifewasoppressedindeed.Thereneedbenostrugglebetweenthesexes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