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B市路桥公司承接了西南丘陵地区某二级公路第二合同段的施工,合同段路线长14.5km。其中K18+300~K18+800段为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 K20+100~K26+300为膨胀土路段,采用膨胀土作为填料,边坡填筑时采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路堑段边
B市路桥公司承接了西南丘陵地区某二级公路第二合同段的施工,合同段路线长14.5km。其中K18+300~K18+800段为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 K20+100~K26+300为膨胀土路段,采用膨胀土作为填料,边坡填筑时采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路堑段边
admin
2011-02-15
58
问题
B市路桥公司承接了西南丘陵地区某二级公路第二合同段的施工,合同段路线长14.5km。其中K18+300~K18+800段为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
K20+100~K26+300为膨胀土路段,采用膨胀土作为填料,边坡填筑时采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路堑段边坡分两次开挖到设计线,最后封闭。
该路段设有排水沟200m,暗沟62m,渗沟43m,渗井7个。路基排水设施施工中主要控制了其测量放样、材质和砌筑工艺,测量放样主要包括排水设施的位置、几何尺寸及形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排水设施的砌筑及伸缩缝、沉降缝、排水层、反滤层、封闭层等的施工质量。
根据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K20+100~K26+300段路堤填筑材料不能选用( )。
选项
A、处理后的强膨胀土
B、处理后的中等膨胀土
C、接近最佳含水量的中等膨胀土
D、弱膨胀土
答案
A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1t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背景资料】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公里。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1~-4.3m,各井间距8~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在距离地面-3.5m,项目部决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井作为始发井向北顶
【背景资料】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公里。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1~-4.3m,各井间距8~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在距离地面-3.5m,项目部决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井作为始发井向北顶
【背景资料】某市政工程总承包单位为A公司,合同总工期为180天。A公司把雨水管工程分包给B公司。B公司根据分包项目工程量、施工方案及计划投入的工、料、机,编制了管线施工的进度计划。工程实施后,由于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进度计划不协调,造成总工期为212天。
【背景资料】某市政工程总承包单位为A公司,合同总工期为180天。A公司把雨水管工程分包给B公司。B公司根据分包项目工程量、施工方案及计划投入的工、料、机,编制了管线施工的进度计划。工程实施后,由于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进度计划不协调,造成总工期为212天。
【背景资料】某市政跨河桥上部结构为长13m单跨简支预制板梁,下部结构由灌注桩基础、承台和台身构成。施工单位按合同工期编制了如图2K320010-1所示的网络计划图,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在进行1#基础灌注桩施
【背景资料】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10+100,终点里程为DK1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
【背景资料】某建设单位与A市政工程公司(简称A公司)签订管涵总承包合同,管涵总长800m,A公司将工程全部分包给B公司(简称B公司),并提取了5%的管理费。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分包合同中约定:(1)出现争议后通过仲裁解决;(2)B公司在施工工地发生安全事
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合同变更,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鼻旁窦在横断层面上自上而下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冠状层面上自前向后依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________himsoclosely;youshouldhavekeptyourdistance.
原发性肝细胞癌病理分类不包括
功能凉血。解毒,养阴的药物是
肠-胃反射可以
所谓"根柱"是指
不属张景岳治疗阳虚发热的方剂是()
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即具有法律效力。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是遗传素质的差异。()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