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条件】 .某建设用地,如图1—4—4(a)所示,要求在用地上作出两种建筑的可建范围进行比较:一为10m高的3层住宅,二为30m高的10层住宅。 .规划要求: (1)建筑退用地界线≥5m。 (2)建筑距古城墙的间距:高度

admin2019-10-18  30

问题 【设计条件】
    .某建设用地,如图1—4—4(a)所示,要求在用地上作出两种建筑的可建范围进行比较:一为10m高的3层住宅,二为30m高的10层住宅。
    .规划要求:
    (1)建筑退用地界线≥5m。
    (2)建筑距古城墙的间距:高度≤10m者,不小于30m;高度>10m者,不小于45m。
    (3)建筑距碑亭的间距:高度≤10m者,不小于12m;高度>10m者,不小于20m。
    (4)该地区的日照间距系数为1.2。
    .耐火等级:已建住宅为二级,碑亭为三级,拟建住宅为二级。
    .需满足日照及防火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绘出3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
.绘出10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用表示)。
.按设计条件标注相关尺寸。
【选择题】
    1.10层可建范围与用地DE段间距为:
    A.5.0m    B.6.0m    C.9.0m    D.13.0m
    2.3层可建范围与用地DE段的间距为:
    A.5.0m    B.6.0m    C.9.0m    D.13.0m
    3.3层可建范围与1 0层可建范围的面积差为:
A.2066m2   B.2138m2   C.2148m2   D.2184m2
【题目】

选项

答案【选择题答案】 1.C 2.B 3.B 【作图题参考答案】[*]

解析 1.确定建筑控制线[图1—4—4(b)]

根据题目退界要求,距离用地界线各5m作辅助线。将辅助线连接起来,即为建筑控制线。
2.确定拟建3层住宅的可建范围[图1—4—4(c)]

    (1)与古城墙的保护间距。根据题目可知,建筑距古城墙的间距:高度小于或等于10m时,不小于30m;拟建3层住宅属于此范围,因此距离古城墙30m作辅助线(注意:建筑距古城墙的间距应从古城墙最外侧边线算起)。
    (2)与碑亭的保护间距。根据题目可知,建筑距碑亭的间距:高度小于或等于10m者,不小于12m;拟建3层住宅属于此范围,因此距离碑亭西侧和北侧外墙12m作辅助线(注意:碑亭西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12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3)与已建住宅的防火间距,如图1—4—4(d)所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 0016—2006)的要求可知,拟建3层住宅和已建住宅的防火间距应该为6 m。距离已建住宅东侧外墙6 m作辅助线,与建筑控制线和已建住宅南侧山墙外延线相交(注意:已建住宅东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6 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4)与已建住宅的日照间距。根据当地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可知:
    D(3层住宅和已建9层住宅的日照间距)=H×L=10m×1.2=12m
    拟建3层住宅和已建住宅12m的日照间距大于6m防火间距,因此应以12m日照间距作为拟建3层住宅与已建住宅南侧外墙之间的可建控制间距。
    距离已建住宅南侧外墙12m作辅助线,与建筑控制线相交。
综上,将所有控制线连接起来,即为拟建3层住宅的可建范围,按要求绘制斜线。

    3.确定拟建10层住宅的可建范围[图1—4—4(e)]
    (1)与古城墙的保护间距。根据题目可知,建筑距古城墙的间距:高度大于10m时,不小于45m;拟建10层住宅属于此范围,因此距离古城墙45m作辅助线(注意:建筑距古城墙的间距应从古城墙最外侧边线算起)。
    (2)与碑亭的保护间距。根据题目可知,建筑距碑亭的间距:高度大于10m时,不小于20m;拟建10层住宅属于此范围,因此距离碑亭西侧和北侧外墙20m作辅助线(注意:碑亭西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20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3)与已建住宅的防火间距,如图1—4—4(f)所示。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 0045—1995,2005年版)的要求可知,拟建1 0层住宅和已建住宅的防火间距应该为9 m。距离已建住宅东侧外墙9 m作辅助线,与建筑控制线和已建住宅南侧山墙外延线相交(注意:已建住宅东南转角部分应该绘制成以9 m为半径的1/4圆弧线)。

(4)与已建住宅的日照间距。根据当地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可知:
D(10层住宅距已建9层住宅的日照间距)=H×L=30m×1.2=36m
    拟建10层住宅和已建住宅36m的日照间距大于9m防火间距,因此应以36m日照间距作为拟建10层住宅与已建住宅南侧外墙之间的可建控制间距。
    距离已建住宅南侧外墙36m作辅助线,与建筑控制线相交。
    综上,将所有控制线连接起来,即为拟建10层住宅可建范围,按要求绘制斜线。
    4.计算3层可建范围与10层可建范围的面积差S[图1—4—4(g)]
    S=S1+S2+S3+S4+S5+S6=[78×15+1/4×π×(202一122)+(20一12)×15+(29-5)×24+1/4×π×(92一62)+(9—6)×12]m2≈2138m2
    5.两者皆可建范围用斜线叠加表示,检查可建范围是否闭合,标注相关尺寸[图1—4—4  (h)]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CXf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