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论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论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admin
2011-01-31
70
问题
论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选项
答案
第一,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因此,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第二,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L1v777K
0
中学教育心理学
原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开展幼儿心理辅导的途径及目标。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_______的核心。
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试论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简述记忆的涵义与基本过程。
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随机试题
若某批次罐头食品的生产操作记录正常,只有一罐出现胖听,开罐检查后确定有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也应判定为非商业无菌。
简述产品组合的宽度、广度、深度和相关性对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的意义。
A、Over210million.B、Lessthan200million.C、Around40million.D、140million.A
分别用中、英文系统命名法命名下面结构式:()、()。
女性,28岁,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妊娠期体格检查,尿糖(+++),血糖:空腹7.8mmol/L,随机16.7mmol/L。若妊娠结束后6周,复查血糖:空腹4.6mmol/L,餐后2小时8.0mmol/L。诊断考虑
(2008年卷二第54题)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规定,对于布图设计的保护期,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从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看,社会政策概念的侧重点是( )。
实质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
测度分散化资产组合中某一资产的风险用()。
ItisMaryShelleywhowrotethepopularsciencefiction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