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admin
2017-05-08
50
问题
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选项
答案
(1)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因符合法定有效条件而取得认可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前提。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具备实质要件就发生法律效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还须具备形式要件才发生效力。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形式,该行为无效;对于不要式法律行为,当事人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也可采取其他形式。 (2)民事法律行为生效的实质要件包括:①行为人合格。行为人合格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是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不能正确判断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正确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就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的首要条件。“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指行为能力与其所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要相适应。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法律允许的一切民事活动;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法人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也须在法定活动范围内,或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实施。②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外部表示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思相一致。实际生活中,造成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相对人的威胁、欺诈或乘人之危,使行为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成立的民事行为;二是由于行为人自己对该行为的重大误解,使其行为与其内在意思不一致。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当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③行为内容合法。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所以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不违法是指行为内容和形式都不违法。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即我国民法中的“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与之相符,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是无效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c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在协商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甲获得了乙的商业秘密,甲随即终止与乙的协商,利用乙的商业秘密生产了适销产品,则()。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l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简述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期限的特征。
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定金4万元,如果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则支付违约金6万元。后因甲公司的原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导致乙公司的损失达5000元。乙公司提出()的诉讼请求,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又
简述我国刑法中有关死刑的限制性规定(或我国刑法对死刑的严格控制)。
下列有关地役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负责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执行。
某外资公司出纳郭某,利用管钱便利条件,将公司三十余万元流动资金加以侵吞,其行为构成()。
下列情节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中国公民李雷于2001年3月1日(刚满25岁时)前往伊拉克务工,但由于伊拉克发生战争,李雷在战争中于3月13日就失去下落。后其妻韩梅梅在2003年4月起诉要求宣告其死亡,法院于2004年5月宣告李雷死亡。但实际上,李雷只是想躲避家庭责任而已,本人仍然活跃在
随机试题
液体与气体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气体可压缩,液体不可压缩。()
A.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B.成对室性期前收缩C.多形室性期前收缩D.多源室性期前收缩E.室性并行心律在一个正常心室收缩后连续发生二个室性期前收缩,并依次重复
表示情绪是否稳定的是测定被测者的掩饰程度的是
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1—卷二—55,多)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和授权及委托,必须()。
()是衡量纳税人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是纳税人应该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比值。
甲公司2007年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国家200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200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甲公司2007年年末结账时,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1)2007年12月
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这庙荒废必是和尚不虔。”甲和尚说。“必是和尚不勤。”乙和尚说。“必是和尚不敬。”丙和尚说。三人争执不下,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但是,后因三人争功闹个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
Inthefollowingarticle,somesentenceshavebeenremoved.ChoosethemostsuitableonethelistA—Gtofitintoeachofthenu
IcametoAfricawithonepurpose:IwantedtoseetheworldoutsidetheperspectiveofEuropeanegocentricity.Icouldhavec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