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某水利水电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了一份堤防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为68天,承包商工期每提前1天获奖励2000元,每拖后1天支付违约金3000元。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计划得到业主代表的认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某水利水电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了一份堤防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为68天,承包商工期每提前1天获奖励2000元,每拖后1天支付违约金3000元。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计划得到业主代表的认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admin
2017-08-11
61
问题
某水利水电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了一份堤防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为68天,承包商工期每提前1天获奖励2000元,每拖后1天支付违约金3000元。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该计划得到业主代表的认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业主未能按时提供全部施工场地,使A、B两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分别延长了3天和2天,造成这两项工作分别窝工8和10个工日。工作C未受影响。
事件2:在工作D施工时,主要施工设备出现故障,停工检修2天,造成窝工20个工日。
事件、3:在工作E施工时,由于业主提供的主要材料不合格,造成返工,拆除用工30个工日,机械设备闲置3个台班,闲置台班单价为300元,材料费损失2万元,因拆除重新施工使作业时间延长3天。
事件4:在工作F施工时,因设计变更,造成施工时间增加2天,多用人工15个工日,增加其他费用1万元。
问题:
当地人工日工资单价为35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为20元/工日。若不计施工管理费、利润等补偿,在该工程中,承包商可得到多少经济补偿?
选项
答案
承包商可得到的经济补偿是由于业主的责任而引起的人工、机械、材料的窝工、损失或增加,本例中为事件1、事件3、事件4。计算时应注意增加人工工时与窝工的区别。 承包商可得到的合理经济补偿总额为: (8+10)×20+30×35+3×300+20000+15×35+10000=32835元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hT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有关规定,工程保修金扣除的正确做法是( )。
有4栋多层住宅工程,每栋340m2,合计13612m2,施工前,室外管线均接通至小区干线。进行施工准备的组织设计时对用电设施进行设计。根据平面布置,用电设施如下:塔式起重机2台,36×2=72kW;400L搅拌机2台;10×2=20kW;30t卷扬机2台,
某业主与承包商签订了某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承包范围包括土建工程和水、电、通风、设备的安装工程,合同总价为2000万元。工期为1年。承包合同规定:(1)业主应向承包商支付当年合同价25%的工程预付款;(2)工程预付款应从未施工工
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为了满足可靠度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采用的措施是()。
两端锭接的压杆,其临界力计算公式为()。
某建筑公司中标某酒店工程。1998年5月28日,在进行水电安装作业时,项目经理部使用民工为其线路沟通进行打眼作业。由于作业面没有临时电源而无法进行工作,只得等待增设电源,这时,负责打眼的一名民工不听劝阻,擅自将电钻的电源强行与相邻的一根碘钨灯电源线相接,在
某建筑公司所承揽的写字楼项目进入了室内装修阶段。1999年8月15日,装饰作业中使用的地板硝基漆散发的大量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室内聚集,达到了很高的密度。此时,一装配电工点燃喷灯做电线接头的防氧化处理,引起混合气体爆燃起火,造成一名职工死亡。经事故调查,该单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可以采取的构造措施有()。
某市施工单位承接了某框架结构工程。地上18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为53000m2。基础开挖深度低于地下水位。因此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该工程地处繁华市区,紧邻城市主要交通干道,施工现场场地狭窄。[问题]施工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随机试题
下列哪种物质能成为免疫原
下列哪项不是固定义齿的特点
保持泥浆中土粒悬浮状态的指标是()。
市场风险分析的步骤,正确的是()。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业务的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财产的( )无法成为以该财产为保险标的投保人。
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的是()。
下列属于税收立法包含的内容有()。
意志的坚忍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能矢志不渝,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顽强乐观地面对和克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能够体现意志的坚忍性的是()。
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与______模型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