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什么是群体思维?如何防止群体思维?
什么是群体思维?如何防止群体思维?
admin
2018-05-20
49
问题
什么是群体思维?如何防止群体思维?
选项
答案
(1)群体思维的涵义 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群体思维经常会导致决策失误。在具有高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常常容易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而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群体思维现象。其表现可概括为无懈可击的错觉、合理化、对群体道德深信不疑、刻板思维、从众压力、自我压抑、统一错觉、思想警卫等。 (2)防止群体思维的措施 群体思维有时会给群体的行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防止群体思维可以从下面的具体措施来考虑: ①使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后果。 ②领导要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 ③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 ④应该制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⑤经常将群体分为小组,让他们分组提出建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 ⑥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手群体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 ⑦形成预备的决定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⑧在决议达成前,请群体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质疑。 ⑨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见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应反馈回群体。 ⑩用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后决议。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nN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内部自我资源的是()。
主张“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观点的当代教育思潮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所强调的影响学习的因素是()。
()主编的《教育学》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阐明教学应采用的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
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对学生的某个特征产生强烈的印象.并以这个印象为中心形成的总体印象,从而掩盖其他特征,这种心理现象叫()。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的“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赛尔首次将成熟概念移用到教育研究之中。他认为,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成熟与教学的效果是契合的,一种技能的发展由成熟支配时,没必要超前加以训练。这一结论来自他曾做过著名的()。
幼儿记忆的无意性主要表现在()
关于观察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Stopmakingsomuchnoise,foryouare______meinmystudies.
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某次考试中,甲、乙、丙、丁的成绩都进入了前四名,他们在成绩公布前作了自我估计:甲说:“我不可能得到第4名。”乙说:“我能得到第2名”。丙说:“我比甲高一个名次。”丁说:“我比丙高两个名次”。成绩公布之后,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估计错了。据此,可以推断得第1~4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学习的情境性,实现知识经验转换、改造。这些观点符合()。
有100位胃癌患者接受治疗。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将他们平分为甲、乙两组,对甲组的所有成员每周进行一次集体鼓励活动,而乙组则没有。3年后,甲、乙两组都有36位病人去世。很明显,集体鼓励活动并不能使胃癌患者活得更长。以下哪项陈述如果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一列货运火车和一列客运火车同向匀速行驶,货车的速度为72千米/时,客车的速度为108千米/时。已知货车的长度是客车的1.5倍,两列火车由车尾平齐到车头平齐共用了20秒,则客运火车长()米。
下列式子中,费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6).Studieshaveshownthatpregnantwomenwhodrinkcoffeearemorelikelythanotherwomentogivebirthtosmallbabies.Th
OldMr.Brown’sconditionlooksveryseriousanditisdoubtfulifhewill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