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11年4月29日至5月1日,中共中

admin2011-01-08  20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11年4月29日至5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天津,前往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考察。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是一家社会公益型质检机构。胡锦涛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特意到设在这个研究院的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考察。总书记谆谆叮嘱大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你们是食品安全的守卫者,一定要坚决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把好食品安全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吃上放心的食品。
   4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他强调,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让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一旦发现非法添加,要快查快处,第一时间查封问题产品,责令停产停业,并给予严厉经济处罚。对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销证照、罚没设备,企业负责人不得再从事相关食品行业。在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对涉案政府工作人员,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纪开除公职。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并依据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从重从快予以严惩。
   2.2011年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一时间,市场哗然。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瘦肉精”风波突起,农业部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责成河南农牧部门严肃查办,严格整改,切实加强监管,并立即派出督查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多年来,农业部一直将“瘦肉精”监管作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持续增加投入,强化监管措施,严厉打击添加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2002年2月,农业部会同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了《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目录》,将“瘦肉精”列为禁用药品,禁止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使用,并将“瘦肉精”列入年度例行监测计划,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要求监管部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针对此次事件中反映的问题,农业部将在彻查的基础上,责成有关地方和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并随后向社会公布结果。下一步,农业部将会同卫生、工商、食药、商务、质检、公安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3.一些不法养猪户称,他们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无非就是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使用瘦肉精比不用瘦肉精的猪,每头能多卖几十元钱”。然而,这条黑色利益链条的背后,隐藏着流通监管体系的疏漏和品牌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
   一头喂养了瘦肉精的猪要从猪圈走到餐桌上,要经历养殖、收购、贩运、定点屠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经过这层层把关,最终却堂而皇之一路顺利过关,这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有专家称,正是监管部门层层使用障眼法、漏洞百出,才催生了这种现象。
   “我们的监管往往就是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而且这只猫还经常打瞌睡。比如说在生猪流通渠道,所谓的抽检往往是流于形式,交钱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理事、高级畜牧师梁皓仪说。他还指出,监管部门除了要加大抽检力度,还应当重点加强对猪贩子的监管,“有些猪贩子要求养猪户喂养(瘦肉精),不用‘白粉’(对瘦肉精的称呼)不收猪,即使收了也会压价!”。
   有网民称,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现象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随着欧典地板、三鹿奶粉等名牌企业在市场的检验中应声倒下,这些企业的诚信度与公信度也大打折扣,例如双汇“诚信立企、德行天下”的企业信条如今就倍显尴尬。
   针对名牌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现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是国内国外企业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的主因。政府之前没发现是因为监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监管不到位,就不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的土壤。其二,目前中国经济体制面临转型,过去粗放、不完善的经营模式,迟早会遭遇滑铁卢,企业早一点觉醒和发现问题,可为品牌再造打好基础。
   王先庆表示,名牌企业要树立诚信,未来还要靠政府、各种行业协会、媒体监督等力量多管齐下,矫正企业因利益驱动而产生不诚信的行为,通过各方督导让企业自觉回到关注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的层面上来。
   4.2011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的《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粗粮馒头,不仅添加色素、甜蜜素,虚报生产日期,而且还把过期的馒头回收重新加工后再出售,而这家生产馒头的作坊每天要给上海的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连锁超市的门店供货,每天有3万个问题馒头进入各大食品柜台。
   回顾这些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是被消费者或媒体先曝光出来,而本应负责安全监管的部门总是事后采取措施。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律师协会秘书长陈舒曾说过:“目前我国安全管理只有两方面力量:一是企业自律,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社会监督,企业越讲道德,良币被劣币驱逐的机会越大;二是政府监管,但政府编制、经费有限,面对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因此,我国还缺乏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在政府监管方面,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经历了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的艰难转变。由地方政府监管为主的分段监管模式备受质疑,有专家提出要以垂直监管为主,但最终的法律仍然维持了以分段监管为主的模式,“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翁士洪博士认为:“这种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还存在缺乏有效的决策中心、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关系不顺、部门利益导致监管碎片化等许多深层的体制性障碍。”
   食品生产经营奉行的“多头分段管理”导致了“七八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现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涉及多个部门,如药监、质监、卫生、_工商、农业等。在管理实践中,各部门间权责不清,管与不管,常常以利驱动,有利就抢着管,无利就让着管: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并存。而出现问题之后,多头管理成为相互推诿扯皮的最佳借口。“段与段之间本来应该是食品安全无缝连接的一个链条式的管理,但是链条与链条之间、环节与环节之间很可能出现断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说。早在200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倪岳峰就直言:“现行监管体制不改,食品的安全状况很难有大的改观。”
   翁士洪博士认为,食品安全监管还是要强化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决策核心作用,要进行跨界整合与协作,地方政府不为跨地区和部门的食品生产链负全责,所以确立提供无缝隙的公共监管体系非常重要。也要加强外部监督,还要给监管者以监管。”
   “屡次食品安全问题都暴露出了同样的特点,即一个企业出现问题,消费者有可能放弃同类型所有的企业: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公众会对所有环节产生质疑。”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刘普合分析,消费者对部分食品产业的信心、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能力的信心正不断受到冲击。如何把食品安全的篱笆扎得更紧?监管部门首先要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整治模式。
   5.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下称《通知》),表示将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并对非法食品添加剂开展全面布控。2011年年底前,卫生部门将制定并公布食品复配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食品添加剂,将遭遇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围剿。
   最新公布的《通知》中也再次明确了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的职责,强调将加大食品添加剂的行政问责力度,并提出,2011年年底前,各监管部门按系统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这个档案不仅会对生产企业起到自律和约束的作用,也会更加细化各部门的负责范围和问责机制,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建议,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吹哨法案”,用“放权于民”的方式实现合理监管,改变目前政府部门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的矛盾。“吹哨法案”是一部告密者保护法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内部监督,即每个人本着为社会公众利益的考虑都可以站出来通过告密的手段揭露贪腐、密谋、不公等内幕,以维持社会公正,告密者将受到法律的保护。“每个知晓内情的人都可以站出来揭露、诉讼和检举,他们将因此受到保护、免责和奖励,这样的话,‘双汇瘦肉精’一案早就水落石出了。”郎咸平说道。
   6.为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各有关方面通过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仟意识和执法能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纲要》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专业培训。《纲要》还要求建立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号家、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2015年年底前将社会公众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哓率提高到80%以上,将中小学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到8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强调要抓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等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在有关媒体刊播食品安全公益广告,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办好相关网站,抓好监督执法信息公开;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动员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积极参与,发挥好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7.2011年4月15日,A省W市工商部门在L区发现一家黑作坊,大量出售“染色馒头”。该作坊的蒸笼就摆放在民房门外的地上,边上就是煤炭堆。作坊的地上满是泥泞,四处是发霉的墙壁。作坊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工商执法人员没有在现场发现一颗玉米,但作坊出售的却是所谓的“玉米馒头”。
   作坊的台面上放了5瓶液体物和3包固体物。5瓶液体物分别是“柠檬黄60”、“甜玉米香精”、“金玉米香精”;3包固体物分别是“糖精钠”、“红苹果高活性干酵母”。现场一名女工表示,这些都是和面时直接加入的。“柠檬黄”、“玉米香精”和成的面是用来制作玉米馒头的;不加色素的面粉用来制作白馒头,为增加甜度和香度会加一些糖精和香精。女工说,量是加的多还是加的少,主要是凭手感。
   在作坊里,工商执法人员查到一本账本,记录了从3月22日到4月14日该作坊馒头的销售情况,作坊每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从3月22日到4月14日,24天就卖出馒头约19.48万个。其中有1.1万个染色馒头卖给了附近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目前,W市工商部门已经取缔这家“黑心”馒头作坊,并将会把相关情况通报给质监部门。W市食品研究所所长C表示,柠檬黄色素、玉米香精、糖精钠等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但使用的范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食品都适用。
   8.A省分管教育、文化等方面工作的副省长Z在2011年4月17口腾讯微博上“点名”多家学校领导,提醒关注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并大叹“伤不起”。
   被“点名”的相关学校领导,纷纷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承诺力保学校食品“质优、价稳、量足”。此条博文,同时引发众人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话题的大讨论。
   针对“染色馒头”注入学校的问题,A省教育厅迅速反应,联合A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关于立即对学校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做好当前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将立即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教育、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共同参与,校长应作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通知》要求各地建立举报制度。个人或组织如发现学校内存在出售易引发中毒事件的食物,使用过期、发霉和变质的油、大米、面粉等食用原料加工食品,销售过期、变质或被污染的食品,食品加工场地环境、卫生状况恶劣等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均可向教育、工商、卫生、质监部门举报。同时,各地各学校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食堂、副食品商店、自备饮用水、学生自备菜的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实行食品安全定期检查制度的学校,教育部门将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通知》还要求落实校园食品经营者分类监管。各地要组织大型食品物流企业,统一货源、统一配送、统一票证、统一备案,逐步试行校园食品连锁配送和供应商备案制度,抓好校园食品安全的源头管理,杜绝问题食品进校园。
   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要把加强同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文化建设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这不仅是维护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和腐败行为的土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要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使有道德的企业和个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尊重,使违法乱纪、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唾弃。
请结合给定资料,以“民以食为天”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仁圣之本 在乎制度 ——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不仅给广大的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社会稳定的大局。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一语道破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根源。法律和制度建设的力度不强、惩处力度不大,制度建设各环节之间连接不畅,没有形成良好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没有形成较强的成慑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食品生产经营者缺少社会良知、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时刻提醒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食品安全的严重性、紧迫性,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国民安全的战略高度上来,打好食品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是加强食品安全的关键。当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具体、不完善、惩处力度不够等问题,监管流程不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不规范等现象突出,致使不法之徒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百姓的生命安全,钻法律的空子,铤而走险。因此,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法律监督体系,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从根源上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是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众多,责任不清晰,各自为政;缺乏公众、媒体等互动的监督机制,以致执法部门慢作为、不作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理清政府部门职责,划清权限,互通合作,形成监督执法合力,编织食品安全监管的安全网,形成互动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等监督作用,形成良好的外部监管环境。 做好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加强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差等问题严重。因此,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广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营造一个强大的食品安全道德氛围。 “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I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