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趋避冲突:是指既想达到某个目标不想付出某种代价,而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因而内心产生矛盾的情况。 下列属于趋避冲突的是( )。
趋避冲突:是指既想达到某个目标不想付出某种代价,而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因而内心产生矛盾的情况。 下列属于趋避冲突的是( )。
admin
2010-04-28
52
问题
趋避冲突:是指既想达到某个目标不想付出某种代价,而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因而内心产生矛盾的情况。 下列属于趋避冲突的是( )。
选项
A、母亲要求林超不去游泳,林超偏要去游泳
B、妈妈对冷眉说:“你不做功课就不许打电脑。”但冷眉不想做功课,却想打电脑
C、决策中出现的“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的情况
D、林明不想去开会,但不去开会要记旷工
答案
B
解析
A项林超游泳没有付出代价,C项同样不用付出代价,属于双趋冲突。D项不想去开会和不想被记旷工都是想要逃避的事情,属于双避冲突。A、C、D三项都不符合定义。只有B项冷眉想打电脑又不想付出做功课的代价,属于趋避冲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Mql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本硕类)题库政法干警招录考试分类
0
行测(本硕类)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是()。
甲继承祖传古董花瓶一个,误认为是赝品,遂以500元价格出售给乙。乙购得瓷花瓶后,即以1000元价格转卖于知情的丙。一年后,甲听回家探亲的叔叔谈起,方知该花瓶是真品,价值50万元。甲遂找到乙要求其返还该花瓶。为此,二人发生争议。甲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与乙之间的
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
甲、乙两公司合作开发完成一项发明,在双方事先没有约定的情况下,()。
农民某甲与某肉联厂约定:由肉联厂将其所有的两头黄牛宰杀后,净得的牛肉按每千克7元的价格进行结算;牛头、牛皮、牛下水归肉联厂,再由某甲付宰杀费40元。在宰杀过程中,肉联厂屠宰工人在其中一头牛的下水中发现牛黄70克。肉联厂将这些牛黄出售,每克40元,共得280
文某是天际贸易公司的业务科长。2010年6月因其个人的债务需要用钱,找到周某,说是因公司的业务需要借款5万元,周某同意借款,但要求文某提供担保。文某找到他的小学同学段某,说是因天际贸易公司的一笔业务很紧急,由于资金不足需向周某临时借款5万元,7月就可以偿还
小马与小王均是8岁儿童,同在一所学校上小学二年级。二人在下课后玩耍时,小马扔一石头打中小王的右眼。小王的父亲为此花医疗费5000元。经查,小马住在其姑母乙家,小马的父亲老马在外地工作。乙与老马订有协议:乙安排小马上学,照顾生活,对小马的一切行为都要负责;老
哈利在去动物园游玩期间,受到一只猴子的攻击,导致其脸上被划了好几道划痕,经医治,仍留下一些印迹,给哈利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关于本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近年来,出版界出了不少《名人轶事录》之类的书籍,内容都是全面的,读这类书当然很裨益。然而,如果编一本《名人失误录》,相信对读者也不无启迪。仅仅在科学史上,各种各样的失误就足以令人深思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纵览古今中外,大凡功绩________者,均能争朝夕,抢_________,把时间最大限度地_________起来,这样就等于___________了自己的生命。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机试题
有关对血管内对比剂副反应求治的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是
各医疗机构负责对本规范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是
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由商业区和超高层写字楼、商品住宅楼及五星级酒店组成。除酒店外,综合体由建设单位下属的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建设单位明确了物业公司经理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志愿消防组织,明确了专(兼)职消防人员及其职责。在
关于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某企业预测2018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6000万元,现销与赊销比例为1:4,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5%。1年按360天计算。要求:计算2018年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额。
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函证决策时,通常考虑的因素有()。
通常作为参考蛋白质使用的食物蛋白质是()。
____________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在H国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婚姻状况分为四种:未婚、已婚、离婚和丧偶。其中,已婚分为正常婚姻和分居,分居分为合法分居和非法分居,非法分居指分居与无婚姻关系的异性非法同居。普查显示,分居者中,女性比男性多100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有助于解释上述普查结果?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