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

admin2017-12-19  31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_______观其大略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是暂时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这篇文章意在(    )。

选项 A、论证会意是解决“不求甚解”的主要途径
B、介绍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历史背景
C、说明对“不求甚解”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
D、阐释读书过程中“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答案D

解析 文章首段指出“不求甚解”不见得不好,第二段阐述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第三段举出诸葛亮“不求甚解”的优势,第四段继续用陆象山语录来说明读书不能因小失大。总结全文,文章意在告诉人们不求甚解的真实含义不是通常认为的马虎、不精深读书,而是要重会意,重整体。故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Zp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