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admin2013-04-23  31

问题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选项

答案臣从记载上了解到则天皇后执政时,同州下邦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他的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立牌坊表扬他,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办法编人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我个人认为他这个建议是错误的。

解析 这是柳宗元《驳复仇议》中的句子。这里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其一,文言被动句式。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做被动句。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
(1)用“于”字表被动。如:“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2)用“见”字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3)用“见……于……”表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用“受……于……”表示被动。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赤壁之战》)
(5)用“为”字表被动。如:“吾属今为之虏也。”(《鸿门宴》)“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6)用“为……所……”表被动。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数十年,竞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7)用“……为所……”表被动。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8)用“被”字表被动。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其二,词类活用。如“手刃”、“旌”等。“刃”本义指“刀的锋
利部分”,是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杀死”,“手刃”即“亲手杀死”;这一用
法又如:“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旌”的常用义指古代
“用羽毛装饰的旗子”,这里用作动词,意为“表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uO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