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某教师关于“DNA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其身份,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 (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

admin2021-10-11  37

问题 材料:
某教师关于“DNA的结构”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问题情境创设:犯罪分子逃亡几年后,经过DNA鉴定可以确定其身份,为什么通过DNA能确定身份?
(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问题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问题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了你哪些启示?其对认识DNA分子结构具有什么意义?
(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观察并回答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问题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问题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
问题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
(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
问题情境创设如下。
问题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
问题2:每个小组构建的DNA模型相同吗?DNA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
问题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
问题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
问题:
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

选项

答案第一处: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DNA分子结构的初步印象。 第二处:使学生感悟DNA分子结构发现过程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了解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第三处:进一步探究DNA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通过此处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注意到DNA分子结构的关键点,并形成有关DNA的具体清晰的结构图,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空间想象能力。 第四处:通过问题1,学生能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问题2,可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遗传信息、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知识;通过问题4,可引起学生对下一课的“DNA的复制”的兴趣,为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帮助。 材料中强化了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既保证了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也保证了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从而引发学生对DNA结构本质的深层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多角度、多样化和创新性,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有效地落实了课程目标。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vWv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