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初中编创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走进西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走进西藏》《青藏高原》《阿姐鼓》等其有代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初中编创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走进西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走进西藏》《青藏高原》《阿姐鼓》等其有代
admin
2015-07-29
78
问题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初中编创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走进西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走进西藏》《青藏高原》《阿姐鼓》等其有代表性的歌曲,了解西藏音乐文化。
2.通过对比西藏的历史与现实,产生进一步了解西藏音乐文化的愿望,喜爱西藏的音乐。
3.演唱《北京的金山上》,能够用藏族踢踏舞的基本舞步边唱边舞。
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首先请大家听几首熟悉的歌曲,每个歌曲只听一句或两句,听后请大家分别回答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是谁演唱的?(播放六个音乐片段)
师生一起讨论、总结:
才旦卓玛演唱的《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李玲玉演唱的《北京有个金太阳》;
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
彭丽媛演唱的《珠穆朗玛》;
郑钧演唱的《回到拉萨》;
才旦卓玛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
教师:刚才听的都是有关西藏的音乐。今天,同学们和我一起一走进西藏。
2.简介西藏民族文化
教师:下面我们看一个介绍西藏民族文化的录像短片。
看后.师生一起总结录像短片的内容:
第一,珠穆朗玛峰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第二,藏民有两种原始生活方式:农耕、游牧。
第三,西藏地区是古代文明的集结地:中国、印度、巴比伦。
第四,藏民有四大崇拜:山水、动物、图腾、偶像。
第五,藏民有五种丧葬方式:天葬、土葬、水葬、火葬、塔葬。
第六,藏族人民信奉六字箴言:唵嘛呢吗咪哞,他们经常要念这几个字,它代表西藏人民内心追求的最美好的东西。西藏地区常见的“旌幡”,藏族人手摇的“经轮”和寺庙外的“经轮”都代表人们在念“唵嘛呢吗咪哞”,表现了人们的虔诚。
3.欣赏、体验西藏音乐
(1)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我想请你们听一首歌曲,曲名叫《走进西藏》。请打开课本,边看课本上的《走进西截》曲谱.边听歌曲。
听完请回答,在听的时候,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播放音乐)
学生甲:一片很大的草原,远处有高山环绕,游牧的人骑马放羊。
学生乙:青藏高原非常壮阔,人民非常朴实,非常开朗,歌曲使人听了心情舒畅。
教师:非常广阔的草原,远处雪山能听到回声,无边无际,人骑着马越走越远。
教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出自哪里?是谁唱的吗?
学生:这首歌是电视剧《孔繁森》的主题歌,是李娜唱的。
教师:歌曲的歌词非常简单。只有这样三句:
走进西藏,也许会发现理想。
走进西截,也许会看见天堂,
走进雪山,走进高原,走向阳光。
简单的词句,非常概括地说了“走进西藏”的深刻内涵,使我们深刻地理解歌词的主题——我们的好干部孔繁森,把他的生命奉献给了西藏,奉献给了西藏人民。
(2)欣赏《青藏高原》
教师:请你们再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有关西藏的歌曲。
教师出示电脑课件《青藏高原》的歌词,播放录音。
教师指挥,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3)欣赏《阿姐鼓》
教师: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经历,西藏人民也是如此。现在我想请你们再听一首歌曲——《阿姐鼓》。
请同学念一遍这首歌曲的歌词。
教师充满感情地再次朗诵歌词。
教师:阿姐到哪里去了呢?歌词中“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我突然懂得了她”“天边传来阵阵鼓声.那是阿姐对我说话”。
请大家认真、仔细地再听一遍歌曲。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播放录音)。
歌曲中震人心肺的鼓声以及延长者情绪变化的歌声。诉说着过去的西藏,为我们讲述了那个过去年代——封建农奴制残酷统治下的阿姐和阿姐鼓的故事……
教师:歌曲的哪一句情绪最为感人?
学生甲:“唔,唵嘛呢吗咪哞”开始声音嘹亮,好像在认真地念经。
学生乙:“从此我就天天天天地找”这一句,“找”字带有哭腔。
教师:几乎是哭泣着唱,过去故事里的阿姐到哪里去了?答案在每个人的心里。
(4)学习演唱《北京的金山上》
教师:今天的西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投资开发西藏的地热资源、矿产资源,还有最重要的旅游资源,西藏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演唱《北京的金山上》。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练习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
(5)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为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伴舞
教师:我请几位同学为我们的歌唱伴舞。
学生模仿教师做几个藏族舞蹈——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体验藏族舞蹈的风格。
全体同学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同时请几位同学伴舞。
4.小结
现在的西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大踏步走向现代化,希望将来同学们能够到西藏去看一看,去了解西藏.也许我们中有的人还会为西藏工作、服务。
选项
答案
这是一堂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初中音乐欣赏课。其显著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音乐课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这堂课完全改变了以往欣赏教学“讲乐曲,听乐曲”的旧模式,将欣赏教学紧密联系社会音乐生活,联系社会文化,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人手,从自身的音乐经验出发,将音乐与社会音乐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具体的、艺术化的音乐体验,获得令人终生难忘的音乐体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mH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选项中,属于明末清初波臣派肖像画家的是()。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起点和终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蓝图。关于教学设计,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潘老师在《商品无声的推销员——包装设计》一课的学生作业设计如下:(1)提出作业要求①大家在设计时要注意包装要舒适方便、多功能,造型美观、构思精巧,并注意考虑其中的某一方面,设计出你喜欢的包装。②写出设计思路。③先独立思考设计,画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黄老师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抽象的美术理论,首先选用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当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村飞瀑》两幅作品的印刷品分发给同学们,并对作品的题材、技法、意境等进行细致地分析,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引导大家
学校有一段废旧的墙体,教师带领学生,每个班级负责其中一段墙体,进行绘画创作,美化校园。这样的做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习了墙绘的基本方法。这种活动内容属于()的范畴。
朱老师在上《心灵的慰藉》一课时,播放截取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雅典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声画并用,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该课的教学特点是()。
于老师在《艺术美与形式美》一课时,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他们自己认为美的事物图片和名家美术作品图片。此做法的意图是()。
金老师上《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一课时,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对比观察多幅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然后让学生当“小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尝试总结异同点。该教师没有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声无哀乐论》出自下列哪位音乐家之手?()
变化音程是指()。
随机试题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二尖瓣型心脏主要反映
言语沟通在技巧上主要采用
对于特重及重交通等级的混凝土路面,横向胀缝、缩缝均设置()。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二级道路施工,其中包括3道结构形式和工程量基本相同的涵洞。根据工期要求,对于3道涵洞施工要求组织几个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上进行施工。按照资源计划的要求,施工涵洞时安排的技术工人主要有测量工、机修工、钢筋工、木工、混凝
某企业运用销售百分比的原理预测2001年度的留存收益。假设该企业2000年度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50万元,预计2001年度销售收入比2000年增长10%,所得税税率为30%,设定的各年股利支付率为40%。据此,预测该企业2001年度
下列选项中,不违反法律规定的证券交易行为是()。
公民战争期间下落不明满()才能宣告死亡。
[*]
TodayweliveinaworldwhereGPSsystems,digitalmaps,andothernavigationappsareavailableonoursmartphones.【B1】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