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

admin2019-10-23  147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旅游休闲、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是极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庄园和理想的现代乡村居所的有机结合体。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业态,在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下能够得到政策鼓励和呵护,是因为它顺应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它能够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新常态条件下,满足城乡居民对高端生活、旅游和消费的各种新型需要,创新性提供宜居、宜养、宜旅的高品质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
    文件为田园综合体的依托主体和创建内容指明了方向,旨在通过田园综合体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盘活农村的多种资源,融合区域的多种产业,激活城乡的多种要素,实现农村宜居、宜业,城市居民乐意来、喜欢住。
    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开发,综合了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了一幅山清水秀、文化丰富、经济繁荣的美好画面,满足当今生活在快节奏下人们对回归乡土的诉求,回归人们内心最初的美好向往,望山、见水、记得住乡愁。
    2.田园综合体是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也是一个打造诗意栖居理想地的时代课题。
    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潮流,田园综合体顺应这股大潮而生。看似匮乏实则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需要匠心独运的开发。一段溪流、一座断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瑞士有被称为无烟工业(手表、军刀)、无本买卖(金融业)、无中生有(旅游业)的“三无经济”。旅游本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瑞士在这方面开发得风生水起,值得借鉴。
    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一个包含了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对农民来说,远走他乡和抛家别亲的进城务工牺牲太大。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收益的模式更为可行。没有一个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应适当向田园综合体布局。
    文化就是“人化”与“化人”的过程。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以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从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警、自醒行为,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内涵的综合体是不可持续的。
    各种基础设施是启动田园综合体的先决条件,而及时地提供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又会对后续的发展产生持续的正向外部性。一个地方缺乏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物流、人流、信息流,就无法实现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沟通,乡村偏僻的地理位置被阻隔世外,就无法与外部更广阔的地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向外开放的经济空间。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始阶段,农业和乡村与国家和社会的落后往往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乡村年轻人大量流出的过程和老龄化的过程、放弃耕作的过程和农业衰退的过程,以及乡村社会功能退化的过程。田园综合体是乡与城的结合、农与工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乡村复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给那些日渐萧条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价值、信仰、灵感和认同的归属。
    3.2017年8月左右,多个省份陆续公布了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情况。继特色小镇之后,田园综合体成为新一轮县域投资热点。总体看,各地试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不过,一些地方田园综合体建设出现了脱农情况,以延伸农业产业链之名拿地,却行房地产之实;一些企业建设田园综合体,虽做的是农村产业融合,却忽视农民利益,甚至试图把农民赶走。
    田园综合体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新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园区建设,也不是传统的乡村旅游,更多的是从农村发展角度对乡村资源进行的合理开发,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其本质上是三产融合体和乡村复合体,通过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使得城与乡、工与农元素在田园综合体中相得益彰。田园综合体的核心是“为农”,特色是“田园”,关键在“综合”。
    田园综合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空间创新带动产业优化、链条延伸,构建农业发展新动能,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田园综合体要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核心产业是农业,并不是“农村+地产”或“农村+旅游”,绝不能将综合体建设搞成变相的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搞成大兴土木、改头换面的旅游度假区,确保田园综合体建设定位不走偏。
    城镇化发展的巨轮并不一定要碾压田园的诗意。建设田园综合体,以田园特色为基底,留住乡愁,保护好青山绿水,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在壮大农村产业的同时,为农民探索多元化的聚居模式,既保持田园特色,又实现现代居住功能;在保持田园肌理的基础上强调城乡互动,既服务“原来的人”,又服务“新来的人”。
    建设田园综合体,关键在“综合性”,不是搞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离土上楼,而是要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由于其建设涉及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建设用地保障等诸多领域,因此建设田园综合体,不是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等领域单一地试点探索,而是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全局性变革,是引领“三农”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
    在实践中,田园综合体投资大、周期长,不可避免地引入较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为农村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但也要避免社会资本对农村资源的过度侵占、对农民权益的挤出效应。要保护好农民的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使农民全程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过程,完善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中广泛受益。
    作为新事物,田园综合体没有统一的模式,也不应有固定的设计,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保护和发扬地方文化,而非移植复制和同质化竞争。田园综合体建设不可大干快上、遍地开花。当前,尤其要警惕一些乡、村举债搞建设或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的情况。
    4.“誓把巢湖当水瓢,哪里干旱哪里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安徽省合肥地区流传着这一说法,其背后有两个语境:一是合肥地处江淮分水岭,干旱缺水是江淮分水岭的常态;二是由于干旱缺水,这一地带不适宜种植传统大田作物,发展相对落后。
    如何跳出地理上的困境,实现脱贫致富?四年前,素有“中国苗木之乡”之称的肥西县,遵循江淮分水岭的地理特点,开始在这一带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观光、旅游综合体,即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的“田园综合体”。在肥西县官亭镇,景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官亭林海。
    2017年5月5日。时值江淮初夏。为了打破城乡文化的藩篱,肥西县在官亭镇游客接待中心开设了咖啡店,游客们一边呷着咖啡,一边欣赏着美景,耳畔不时飘来轻柔的音乐。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乡村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游客总量的1/3,而近年来主要城市周边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率更是高于20%。在这种迅猛的发展形势下,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型乡村旅游已难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的新要求,全面升级势在必行。集农业、文化旅游甚至地产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新趋势。
    “持续推进城乡大建设,等高对接合肥中心城区,全面建成九纵八横、深度融合合肥的交通路网,有序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全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实现由近郊县向主城区的历史性转变。推动城乡联动发展,着力构建以烟雨水乡、湖光山色、岭上风光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成省级中心村38个、美丽乡村示范带6条。”肥西县委副书记李某介绍,官亭林海就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休闲旅游不是官亭林海的全部。”李某希望通过生产、生活、生态的改变,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涵盖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将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在规划时,就按照多功能、多业态的综合运营去规划设计。
    产业是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所谓的“有条件”,在业内看来,是指当地有特色的产业、有特色的人文景观以及生态资源,总归是有特点在其中。
    官亭林海生态区,可以概括为四大板块:农业、文化旅游、农事体验和园区社区化管理服务,由公司化主体运营。城乡融合,先是城乡互动,实现生活、社交、信息的流动,从而实现文明的融合。对村民来说,田园综合体是接触外界、打开眼界的窗口,不同文化在此交融互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肥西在规划时进行了全面统筹。
    在人的层面,不把农民丢到一边。田园综合体是一套综合产业体系,需要集中要素资源对乡村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和运营。在此过程中,肥西利用好农民合作社这一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可以在其中就业,还可以通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实现充分参与和受益。如此一来,既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也充分保护了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
    在产业层面,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产业是农业。当然,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硬件和提升服务水平,生态区对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改造甚至重建,但本身仍是乡村,并且特别保留了乡村的原生态,同时尊重和发扬农耕文明,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创新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
    考虑到农村人向往都市,都市人又想回归田园,当一个城里人和一个农村人面对面的时候,他们很难互融,尽管都有迫切的互动需要,但是却没有很成功的模式可以一揽子解决好这些问题。在官亭林海的周边,肥西县正在对农村进行改造,以官亭林海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拓展。改造的思路是,让城市和乡村实现文明融合。
    “我们有很好的物质基础,三次产业比逐步优化,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超九成。”李某说。
    5.“基于我们多年的探索实践,李家庄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田园综合体’要素,还是发展潜力方面,都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相契合。”2017年,榆中县被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确定为全国8个“田园综合体”示范试点之一,打造甘肃首个“田园综合体”。当前,被榆中作为“田园综合体”试点核心园区建设的李家庄,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抢抓中央提出建设“田园综合体”这一乡村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大刀阔斧展开新的探索。
    一栋栋日光温室整齐排列的设施蔬菜种植及观光采摘区,宽敞明亮的连栋温室区,依势而建的仿古小亭……走进李家庄村,置身村里近几年全力打造的“榆兴农庄”,这些映入眼帘的设施和建筑,在向每一个造访者展示着一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勃勃生机。
    李家庄村党总支书记张建文说,为促农增收,村里起步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建起了55座日光温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水电等配套设施始终不完善,生产条件较差,导致后来许多农户逐渐放弃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为此,已离开家乡做生意多年的张建文,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决心返乡发展,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他请来了榆兴农业公司的专家考察设计,对29座已经撂荒的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升级。公司引入智慧农业理念和物联网技术,专门聘请第三方公司共同开发相关软件,提升日光温室的自动化水平,人们通过手机APP就可以进行浇水施肥、卷帘等操作,还可以实时收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生产数据。
    “做农业,除了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还要突破新鲜果蔬冷链运输等难题和瓶颈,所以,为了给村里拓宽发展路径,我们提出了‘整村推进’的发展思路。”张建文说,首先是进行劳动力整合,村里从2014年年底开始对全村劳动力资源进行梳理,鼓励一部分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借助乡村旅游积极创业,鼓励其他村民参与到农业生产、原始加工作坊、特色手工艺品和风味小吃制作及三产服务中去。其次,对全村的宅基地统一整合,建设村民集中居住的小区,并利用国家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调整出新的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全村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最后是土地整合,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
    “思路必须付诸实践。但自我到村里任职后,感觉村里村外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多村民获取信息不够,有的甚至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张建文说,为了畅通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村里大力推进智慧乡村建设,推动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智能手机普及和电信、电视“三网合一”入户。2015年,李家庄村被评为“全省第一智慧乡村示范点”。
    在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李家庄村“两委”也积极调整思路,提出了新的构想,即将李家庄村打造成集智慧农业、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主题娱乐、时尚运动、康体养生养老、农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成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乡村旅游区。基于这一思路,李家庄村制定了全新的发展规划,力求实现“以一产为核心带动三产发展,再通过一三产的发展带动二产的快速提升”。
    如今的李家庄,处处是变革发展的景象,“田园综合体”正从规划、图纸上一点一点变成现实。偌大的“水上餐厅”项目已启动建设,乡村大舞台、李家庄老茶馆、森林王国、盆景园、乡村动物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广场、作坊一条街等体现当地民俗和特色的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我国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理念。
    要求:内容全面,语言简洁,不超过250字。   

选项

答案一是以旅游为先导。顺应乡村旅游热潮,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二是以产业为核心。建立包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用产业支撑发展。 三是以文化为灵魂。挖掘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让人们体验农村劳动生活,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性情。 四是以交通、物流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支撑。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启动田园综合体的先决条件,与外部区域结合起来,形成向外开放的经济空间。 五是以乡村复兴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为乡村注入新活力,重新激活精神的归属。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Co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