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分析并回答问题。 学生:我不想读书了! 班主任:那怎么行? 学生:学习没用…… 班主任:谁说没用?不学习你怎么考大学? 学生:考大学干什么?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班主任:

admin2017-04-14  28

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分析并回答问题。
    学生:我不想读书了!
    班主任:那怎么行?
    学生:学习没用……
    班主任:谁说没用?不学习你怎么考大学?
    学生:考大学干什么?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
    班主任: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告诉你,考大学是你们的唯一出路。
    学生:那可不一定。没考上大学成功的人可多了,比尔•盖茨就没上完大学。
    班主任:你能和比尔•盖茨比吗?比尔•盖茨世界能有几个?别异想天开了!
    学生:反正我不想读书。
     
请以此案例分析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或有效沟通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和心理原则。

选项

答案如果我是该生的班主任,在找他谈话时我会遵循以下原则: (1)情感相融原则。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就是追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融合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谈话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语言交流是情感交流的表现形式。为获得师生情感融合,教师必须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会学生怎样去爱。只有这样,师生的心才会走得更近,彼此更能够相互理解,谈话才能有好的效果。在与该生的谈话中,我会尽量用自己对他的关心去温暖他,急他之所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和他一起想办法。 (2)准备性原则。广义的谈话心理过程是师生心理活动共同完成的,并且教师的谈话心理对谈话有定向作用,对谈话的效果有重大意义,这也是这次谈话没有深入进行的原因。在与学生谈话之前,我没有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此谈话显得有些被动。所以,在与学生谈话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对学生要作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研究工作,并结合谈话对象的心理特点、个性以及近期的发展状况,考虑好适当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听、渴望听,并产生沟通的愿望。 (3)反馈性原则。谈话虽受开始时的定向心理影响,但不是就此固定束缚于它,谈话过程中必须以对方的语言和情感等作为反馈信息,及时对自己的情感和语言进行调节,使对话更有灵活性,这就是反馈性原则。这条原则是谈话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因为:(1)教师的定向心理不一定来自真实的刺激,遵守反馈性原则,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情感和语言,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2)教师的语言表达可能未充分考虑谈话对象的具体情况,利用反馈原则,可以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教师情感成分的多少与学生谈话的“摩擦力”成反比,因此教师应先调整自己,给学生更多的师爱和宽容,才能感动学生,收到教育效果。 总之,在与学生进行谈话的过程中,我会尽量遵循此三条原则,力争把每次谈话都向谈心升华,以发挥师生间谈话的最大教育效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V3q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