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犯罪须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特征,下列有关这三个特征的具体理解与运用正确的有( )。
犯罪须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特征,下列有关这三个特征的具体理解与运用正确的有( )。
admin
2020-12-30
77
问题
犯罪须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三个特征,下列有关这三个特征的具体理解与运用正确的有( )。
选项
A、某村民甲恨村长乙,甲听别人说把所恨之人捏成泥人用钢针扎它,可致所恨之人死亡,于是,甲想用此法扎死村长,这是故意杀人罪
B、凡是犯罪都具有刑事违法性
C、张三刚刚失恋,心情郁闷,正在借拉二胡消愁,李四过来要钱,张三说没有,李四拿出了刀,张三借力拿刀刺伤李四,后去自首。因张三具有社会危害性,其行为属犯罪
D、没有社会危害性,就没有犯罪
答案
B,D
解析
犯罪行为在客观上必须是人的具体行为,“思想犯”不构成犯罪,故A错误;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凡是犯罪均具备刑事违法性,B正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仅指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客观危害,而且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是行为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主观恶性的统一,正当防卫虽然可能给他人造成客观损害,但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的主观恶性,其行为不存在社会危害性,C错误;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没有社会危害性就不构成犯罪,D正确。故B、D为正确选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E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2014年卷二第54题)
甲、乙共同对丙实施严重伤害行为时,甲误打中乙致乙重伤,丙乘机逃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52题)
某省会城市的市政府拟制定限制电动自行车通行的规章。关于此规章的制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77题)
甲送给国有收费站站长吴某3万元,与其约定:甲在高速公路另开出口帮货车司机逃费,吴某想办法让人对此不予查处,所得由二人分成。后甲组织数十人,锯断高速公路一侧隔离栏、填平隔离沟(恢复原状需3万元),形成一条出口。路过的很多货车司机知道经过收费站要收300元,而
甲因走私武器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因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剥夺政治权利3年:因骗取出口退税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万元。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符合《刑法》规定?(2012年卷二第12题)
2010年某日,甲到乙家,发现乙家徒四壁。见桌上一块玉坠,断定是不值钱的仿制品,甲便顺手拿走。后甲对丙谎称玉坠乃秦代文物,值5万元,丙以3万元买下。经鉴定乃清代玉坠,市值5000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年卷二第6题)
甲深夜进入小超市,持枪胁迫正在椅子上睡觉的店员乙交出现金,乙说“钱在收款机里,只有购买商品才能打开收款机”。甲掏出100元钱给乙说“给你,随便买什么”。乙打开收款机,交出所有现金,甲一把抓跑。事实上,乙给甲的现金只有88元,甲“亏了”12元。关于本案,下列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结合刑事诉讼基本原理,关于这一表述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第22题)
社会主义法治要通过法治的一系列原则加以体现。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下列哪一案件的处理体现了这一原则?(2014年卷二第23题)
甲国某航空公司在中国设有代表处,其一架飞机从中国境内出发,经停甲国后前往乙国,在乙国发生空难。关于乘客向航空公司索赔的诉讼管辖和法律适用,根据中国相关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78题,多选)
随机试题
在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向右移动的情况下,如果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幅度更大,则均衡工资率()。
企业文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伤容易发生休克的是()
游离髂骨瓣的移植最好选用
原发性肝癌的普查常检验
求出投资回收期后,判断项目是否可以接受的标准通常有()。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判断项目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据此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初步决定。
罗伯特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自2000年1月至10月在中国居住,取得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薪20万元人民币;期间,回美国工作20日,取得美国公司支付的工薪折合人民币10万元。罗伯特先生应就其全部工薪(3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公司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不包括下列哪个动机()。
已知#intt=0;while(t=1){...}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