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李某和赵某的离婚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法院判决作出后,向双方送达文书时,下列送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李某和赵某的离婚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法院判决作出后,向双方送达文书时,下列送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admin
2021-09-24
39
问题
李某和赵某的离婚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法院判决作出后,向双方送达文书时,下列送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选项
A、向李某送达时,李某不在家,由赵某代为签收
B、向赵某送达时赵某拒不开门,法院将文书贴在赵某家门口,拍照录像后产生送达效力
C、通知双方到法院领取文书,到达法院后李某拒不签字,视为送达
D、多次送达未果,法院工作人员到李某常去的朋友王某家找到李某,李某仍然拒绝签署,法院拍照录像后视为直接送达
答案
C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NU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吉达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公告称其已获得某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嘉豪公司资本雄厚,看中了该地块的潜在市场价值,经过细致财务分析后,拟在证券市场上对吉达公司进行收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甲公司因合同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支付货款280万元。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约定:乙公司在调解书生效后10日内支付280万元本金,另支付利息5万元。为保证协议履行,双方约定由丙公司为乙公司提供担保,丙公司同意。法院据此制作调解书送达
刘月购买甲公司的化肥,使用后农作物生长异常。刘月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退款并赔偿损失。诉讼中甲公司否认刘月的损失是因其出售的化肥质量问题造成的,刘月向法院提供了本村吴某起诉甲公司损害赔偿案件的判决书,以证明甲公司出售的化肥有质量问题且与其所受损害有因果关系
武当公司与洪湖公司签订了一份钢材购销合同,同时约定,因合同效力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提交A仲裁委员会或B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合同签订后,洪湖公司以本公司具体承办人超越权限签订合同为由,主张合同无效。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间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一小偷利用一楼住户甲违规安装的防盗网,进入二楼住户乙的室内,行窃过程中将乙打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重要的外商投资企业类型。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卷三2010年真题试卷第28题)
李某于2006年8月4日创作完成小说《别来烦我》,2007年3月5日发表于某文学刊物后被张某改编成剧本,甲公司根据该剧本拍成同名电视剧,乙电视台将该电视剧进行播放。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卷三2008年真题试卷第20题题)
甲诉乙人身损害赔偿一案,一审法院根据甲的申请,冻结了乙的银行账户,并由李法官独任审理。后甲胜诉,乙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事实不清,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关于重审,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2014年试卷三第47题)
某小学组织春游,队伍行进中某班班主任张某和其他教师闲谈,未跟进照顾本班学生。该班学生李某私自离队购买食物,与小贩刘某发生争执被打伤。对李某的人身损害,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A、Hedoubledthereward.B、Hesethimanexample.C、Hecheeredhimonalltheway.D、HehadtheeventcoveredonTV.A
根据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保障监察的公开原则的“公开”是指()
患者,男,25岁。5天前劳动后出现右下后牙区胀痛,进食,吞咽时加重,昨日起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张口受限,低热头痛。检查:右下颌角区稍肿胀,无压痛,张口度两指。近中阻生,牙龈红肿充血,挤压可见远中盲袋内少量脓液溢出,相当于颊侧前庭沟丰满,充血,压痛明显,有波
李女士被确诊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准备用自助冲洗器灌洗阴道,护士应指导她将醋酸冲洗液的浓度配置为
患者,女性,20岁,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厌食2天,神志不清1小时,查体面色潮红,呼吸深快,意识障碍。诊断方面最可能是
A.影响酶的活性B.作用于受体C.干扰核酸代谢D.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E.影响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转运体抗高血压药依那普利的作用机制是()。
1.背景某省政府研究考虑扩建省会机场,报请上级主管机关审批;并请某机场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该机场规划设计院经研究后认定,机场的扩建将导致机场净空保护区扩大,并明确提出:(1)附近山坡上的A磨料厂(私人企业)位于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且烟囱超高;同时,
()是指员工在劳动合同期未满时决定提前结束合同关系,主动离开企业组织的行为。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以上的,该职工不再享受当年年休假。
现在社会出现一种现象,大城市人才过多。学生大多喜欢报考大城市的警察职务,却很少有人愿意报考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职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