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战争法?(2012—卷一—34,单)

admin2014-02-21  23

问题 甲、乙国发生战争,丙国发表声明表示恪守战时中立义务。对此,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战争法?(2012—卷一—34,单)

选项 A、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二固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   
B、甲、乙不得时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   
C、甲、乙交战期间,丙可与其任一方保持正常外交和商务关系   
D、甲、乙交战期间,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土过境运输军用装备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战争的法律后果和战时中立。   
战争的开始,是一种法律状态,它标志着交战国之间的关系从和平状态进入战争状态。战争开始的时问分为两种情况:经宣战的,宣战时问为战争开始的时间;而不经宣战的,国际法则尚无明确规定。   
一、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1.交战国之间的关系由和平状态转为战争状态。   
2.外交、领事关系断绝。交战国关闭其在敌国的使领馆。接受国有一般的义务尊重馆舍财产和档案安全。外交人员和领事官员在离境前的合理期限内,一般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3.经贸往来禁止。   
4.条约关系受到影响。   
(1)仅以交战国为肖事国的条约效力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①凡以维持共同政治行动或友好关系为前提的条约,如同盟条约、互助条约或和平友好条约立即废止。   
②一般的政治和经济类条约,如引渡条约、商务条约等,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也停止效力。这类条约战后的效力如何,一般由缔约方在这类条约中或战后和平条约中明确。   
③关于规定缔约国间固定或永久状态的条约,如边界条约、割让条约等一般应继续维持,除非这类条约另有规定,或缔约方另有协议。   
(2)交战国与非交战国为当事国的多边条约的效力有两种情况:   
①条约本身明文规定,该条约在战时中止其效力,如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牵公约》就作出了这种规定。   
②普遍性的多边条约或有关卫生、医药的条约不因战争开始而终止,但其中与交战行为相冲突的条款,可中止执行,待到战争结束后再恢复执行。   
(3)关于涉及战争规范的条约效力。凡规定战争行为规范的条约于战争开始后不仅有效,而且恰恰必须适用。当事过应严格遵守。
5.交战过人民及财产受到影响。   
(1)对敌产的影响。交战国在战争中对敌产的处理应区分公产和私产:   
①对于公产。   
a.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国家财产,除属于使馆的财产档案等外,可予没收。   
b.对占领区内属军事性的敌国动产可以征用;对不动产可以使用,但不得拥有、变卖或作其他改变物权所有者的处置。   
c.具有军事性的不动产,如桥梁、要塞等可于必要时予以破坏。   
②对于私产。   
a.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   
b.对占领区内的敌国人民之私产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但对可供军事需要的财产可征用。   
③对于船舶及货物。交战国对在海上遇到敌国公、私船舶及货物,可予以拿捕没收,但对从事探险、科学、宗教或慈善以及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除外;对中立国商船上的敌国私产,除可用于战争目的的之外,一般不应拿捕没收;对敌国的公、私航空器及其所载货物均可拿捕没收。   
(2)对敌国公民的影响。交战国对其境内的敌国公民可实行各种限制,如进行敌侨登记、强制集中居住等。但就战争许可范围内,应尽可能地减免对敌国公民人身、财产和尊荣上的限制和强制。   
据此,甲、乙战争开始后,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二国间商务条约停止效力。A项说法符合国际法。   
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故甲、乙不得对其境内敌国人民的私产予以没收,B项说法符合国际法。  
二、战时中立  战时中立,是指在战争时期,非交战国选择不参与战争、保持对交战双方不偏不倚的法律地位。中立国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义务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中立国的权利:   
(1)中立国的领土主权应得到交战国的尊重。交战国不得在中立国领土或其管辖区域从事战争行为,不得将中立国领土作为其作战基地、通讯设施基地,或在中立国领土或领水内将商船改装为军舰。   
(2)中立国人员的权益应得到保护。交战国有义务采取措施,防止其境内或其管辖区域内的中立国使节及国民遭受虐待;防止其境内或其管辖区内的中立国人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3)中立国与交战国关系中的某些特殊权利。中立国有权与交战国的任一方保持正常的外交和商务关系。   
2.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可以分为不作为的义务、防止的义务和容忍的义务三个方面:   
(1)不作为的义务,是指中立国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向任何交战国提供军事支持或帮助。包括不得提供军队、武器、给养、贷款或向交战国军队提供庇护场所等。   
(2)防止的义务,是指中立国有义务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交战国在其领土或其管辖范围内的区域从事战争,或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战争敌对行动以及战争相关的行动,包括在该区域中征兵、备战、建立军事设施或捕获法庭、军队及军用装备过境等。        
(3)容忍的义务,指中立过须容忍交战困根据战争法对其国家和人民采取的有关措施,包括对其有关船舶的临榆、对其从事非中立义务的船舶的拿捕审判、处罚或非正常征用。   
据此,中立国有权与交战国的任一方保持正常的外交和商务关系。故C项说法符合国际法。   
甲、乙交战期问,丙同意甲通过自己的领上过境运输军用装备违背了中立国的防止义务。即中立国有义务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交战国在其领土或其管辖范围内的区域从事战争,或利用其资源准备从事战争敌对行动以及战争相关的行动,包括在该区域中征兵、备战、建菹军事设施或捕获法庭、军队及军用装备过境等。故D项说法不符合同际法,当选。本题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a3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